题画龙首

· 方回
挂龙西作但见尾,舜服龙章临斧扆。 昌黎石鼎囷蠢吟,此诗真可泣神鬼。 得非永嘉陈画龙,此纸钱塘叶兰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挂龙西作:指画中的龙只画了尾巴,没有画头部。
  • 舜服龙章:指舜帝穿着龙纹的衣服,象征着帝王的尊贵。
  • 临斧扆:斧扆(fǔ yǐ),古代帝王座后的屏风,上面画有斧形图案,这里指舜帝坐在宝座上。
  • 昌黎石鼎:指韩愈(昌黎先生)的《石鼎联句》,其中有一段描述石鼎的形状奇特。
  • 囷蠢吟:囷蠢(qūn chǔn),形容物体形状奇特,这里形容石鼎的形状。
  • 永嘉陈画龙:指永嘉(地名)的陈姓画家擅长画龙。
  • 钱塘叶兰翁:指钱塘(地名)的叶姓老翁,擅长画兰花。

翻译

画中的龙只画了尾巴,没有画头部,舜帝穿着龙纹的衣服,坐在宝座上。韩愈的《石鼎联句》中描述的石鼎形状奇特,这首诗的描绘如此生动,仿佛能让神鬼都感动落泪。这幅画莫非是永嘉的陈姓画家所画,而这幅纸上的兰花则是钱塘的叶姓老翁所绘。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画中龙的描绘,以及对舜帝形象的联想,展现了画作的艺术魅力。诗中提到的“昌黎石鼎囷蠢吟”,借用了韩愈的诗句,以石鼎的奇特形状比喻画中龙的生动形象,表达了对画作的高度赞赏。最后两句则通过猜测画家的身份,增添了诗意的神秘感,使读者对画作和画家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