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戍角征鼙:戍(shù)角,指边防驻军的号角声;征鼙(pí),指战鼓声。
- 熙熙:形容热闹、和谐的样子。
- 风流:这里指文雅、有才情。
- 摇落:指草木凋零,比喻事物的衰败或人的衰老。
- 代谢悲:指因时光流逝、人事更迭而产生的悲伤。
- □□翁诗:原文中的空格,可能指某位诗人的诗作。
- 解赋:懂得作诗。
- 升平:指社会安定、和平。
- 放翁:指宋代诗人陆游,他的号为“放翁”。
翻译
市井中的人们指指点点,对我拄着拐杖倚在空无一物的景象感到奇怪和惊讶。曾经,边防的号角和战鼓声震耳欲聋,而现在,樵夫的歌声和牧童的笛声依旧和谐热闹。尽管如此,我心中仍留有登高望远的兴致,面对草木凋零,难免会感到时光流逝和人事更迭的悲伤。虽然我懂得作诗,但现在的社会安定与陆游时代的动荡不同。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市人反应和自己心境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战乱与现今和平的感慨。诗中“戍角征鼙”与“樵歌牧笛”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时代的变迁。末句提到“放翁时”,暗示了诗人对陆游时代的怀念,同时也表达了对当下社会安定的不满或忧虑。整体上,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丰富,展现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感悟。
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
方回的其他作品
- 《 今春苦雨初有春半曾无十日晴之句去立夏无几日愈雨足成五诗 》 —— [ 元 ] 方回
- 《 呈孟君复能静使君二首 》 —— [ 元 ] 方回
- 《 题龙虎山高士毛和叔愚泉诗稿 》 —— [ 元 ] 方回
- 《 宿曹西畴宅大雨 》 —— [ 元 ] 方回
- 《 别后寄赵宾旸并杨华父二首 》 —— [ 元 ] 方回
- 《 次韵僧自文见赠四首 》 —— [ 元 ] 方回
- 《 赠痴庵柴头陀 》 —— [ 元 ] 方回
- 《 久过重阳菊英粲然即事十首 》 —— [ 元 ] 方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