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夹谷子括吴山晚眺韵十首

· 方回
一锥无地百弓宽,万事须分两眼观。 仙子楼居凌倒景,野人卉服耐奇寒。 金钗玉斝春帷满,黄卷青灯晓漏残。 兴废荣枯手翻覆,几家能遣子孙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夹谷子括:人名,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同僚。
  • 吴山:地名,位于今江苏省苏州市。
  • 晚眺:傍晚时远望。
  • 一锥无地:形容地方极小,难以立足。
  • 百弓宽:形容地方虽小但足够宽阔。
  • 两眼观:比喻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或立场来看待事物。
  • 仙子楼居:指仙人或高人隐居的楼阁。
  • 凌倒景:超越寻常的景色,形容楼居高远,景色非凡。
  • 野人:指隐居山野的人。
  • 卉服:用草木编织的衣服。
  • 耐奇寒:能够抵御异常的寒冷。
  • 金钗玉斝:金钗和玉制的酒器,形容富贵人家的陈设。
  • 春帷满:春天的帷帐,充满生机。
  • 黄卷青灯:指读书时的情景,黄卷代表书籍,青灯代表夜晚的灯光。
  • 晓漏残:天将亮时的漏声,形容夜已深。
  • 兴废荣枯:指事物的兴盛与衰败,繁荣与枯萎。
  • 手翻覆:比喻世事变化无常,如同手中的翻覆。
  • 几家能遣子孙安:多少家庭能够保证子孙的安宁。

翻译

在这片狭小如锥之地,却有百弓的宽阔,看待万事需从两个角度来观察。仙子般的隐士居住在高楼之上,俯瞰非凡的景色,而野人则穿着草木编织的衣服,能耐受异常的寒冷。富贵之家的春帷中满是金钗玉斝,而读书人则在黄卷青灯下,夜深人静时仍未眠。世间的兴衰荣枯,如同手中的翻覆,有多少家庭能够确保子孙的安宁呢?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狭小空间与宽阔视野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多角度观察的智慧。诗中描绘了仙子楼居与野人耐寒的对比,以及富贵与贫寒的不同生活场景,反映了社会的多样性和人生的无常。结尾的“兴废荣枯手翻覆,几家能遣子孙安”深刻揭示了世事变迁与家族命运的不确定性,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洞察。

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