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社瓮:指社日祭祀用的酒瓮。社日是古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
- 治聋:治疗耳聋。这里可能指饮酒以忘忧。
- 春泥:春天湿润的泥土。
- 雁踪:雁的踪迹,比喻书信。
- 行役:因公务而跋涉在外。
- 道衣:僧道所穿的衣服,泛指便服。
- 染褐:染成褐色的布料。
- 醉鼻添皻:形容醉酒后的样子,鼻子上可能因饮酒而出现红斑。皻(zhā),皮肤上的小疙瘩。
- 老容:老态。
翻译
我本打算与宾旸共饮社酒,以忘却忧愁,却难以在春泥中寻觅到书信的踪迹。常常感叹寄出的书信多未能送达,谁知因公务跋涉竟巧遇相逢。看到他穿着新制的道衣,染成了褐色,醉酒后的鼻子多了些红斑,显得老态龙钟。整天带着孩子不知往何处去,归途中天色已暗,夜晚的钟声响起。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宾旸的思念及意外相逢的喜悦。诗中通过“拟撩社瓮共治聋”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而“难向春泥觅雁踪”则巧妙地以春泥和雁踪比喻书信的难寻。后两句“每叹寄书多不达,孰知行役巧相逢”道出了诗人对书信不通的无奈和意外相逢的惊喜。结尾的“尽日携儿往何处,归途灯暗夜鸣钟”则以景结情,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归途的迷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