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咨怨:抱怨,怨言。
- 匪今:不是现在才有的。
- 蒸病骨:湿气使病痛加剧。
- 滴欲碎归心:雨滴似乎要击碎思乡的心。
- 昧浅深:不知道深浅,指前路不明。
- 雄风楚台:楚地的风,楚台指楚地的台榭。
- 披襟:敞开衣襟,形容豪放不羁。
翻译
暑天的雨水让百姓抱怨,这种现象并非今日才有。湿气加重了病痛,雨滴似乎要击碎思乡的心。积水连绵到村庄和城郭,前方的路途深浅不明。在楚地的风台上,有谁能够独自敞开衣襟,豪放不羁。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暑天连绵的雨水给百姓带来的困扰和不便,以及诗人对这种自然现象的深刻感受。诗中,“湿能蒸病骨,滴欲碎归心”巧妙地运用了拟人和夸张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湿气对人体的折磨和雨滴对思乡之情的冲击。后两句则通过描绘积水连村、前途不明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忧虑。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的关切和对自然的敬畏。
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
方回的其他作品
- 《 少戆 》 —— [ 元 ] 方回
- 《 丙申重九前后得今日都无病一句成十首 其九 》 —— [ 元 ] 方回
- 《 送金寿之江正写金字经 》 —— [ 元 ] 方回
- 《 题寒山拾得画像 》 —— [ 元 ] 方回
- 《 题吴仲远游淮送行诗卷 》 —— [ 元 ] 方回
- 《 初七日丁丑长至前喜晴 》 —— [ 元 ] 方回
- 《 别后寄赵宾旸并杨华父二首 》 —— [ 元 ] 方回
- 《 读素问十六首 》 —— [ 元 ] 方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