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十六日:指农历十六日。
- 水退:洪水退去。
- 雨不已:雨不停地下。
- 次受益韵:按照受益的诗韵作诗。
- 四潦:四次大水灾。
- 苟活:勉强生存。
- 月离毕:月亮离开毕宿,指月亮的位置。
- 木守心:木星守在心宿,指木星的位置。
- 江兼湖共满:江水和湖水都满了。
- 青秧:刚插下的稻秧。
- 泪湿襟:泪水湿透了衣襟。
翻译
七年里遭遇了四次大水灾,我勉强生存至今。每当月亮离开毕宿,就难以见到木星守在心宿。江水和湖水都满了,忧愁与恨意交织,深重无比。万顷青秧被淹没,田家的人们泪湿衣襟。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连续水灾给农民带来的深重苦难。通过“七年逢四潦”和“万顷青秧没”等句,生动展现了水灾的频繁与破坏力。诗中“忧与恨俱深”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农民苦难的深切同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反映了元代社会底层人民的悲惨生活。
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
方回的其他作品
- 《 鄱阳汤仲材以其家息庵存斋东涧三大老鄂州黄龙寺僧惠璋入石诗装为一轴求士大夫赞颂紫阳山下方回之先人字元章嘉定甲戌与晦静先生同年为下偈言而不及此意可乎仲材能作祇夜回作伽佗可也 》 —— [ 元 ] 方回
- 《 题陈学正巨源万竹 》 —— [ 元 ] 方回
- 《 三月八日百五节林敬舆携酒约盛元仁戴帅初方万里访赵仲实宣慰于西湖第五桥之曲港南山书院五首 》 —— [ 元 ] 方回
- 《 大衍易吟四十首 其六 》 —— [ 元 ] 方回
- 《 后天易吟三十首 》 —— [ 元 ] 方回
- 《 十一夜无寐怀九日南山之游 》 —— [ 元 ] 方回
- 《 寒早 》 —— [ 元 ] 方回
- 《 次韵刘元煇元日 》 —— [ 元 ] 方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