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纶浡(lún bó):指皇帝的诏令。
- 绅緌(shēn ruí):古代士大夫的服饰,借指士大夫。
- 梅:此处指梅花,常用来象征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品质。
- 春鸿:春天的鸿雁,常用来象征春天的到来和信息的传递。
翻译
新年之际,我已七十一岁,老态龙钟,深知此生所追求的道义经历了无数曲折向东流去。我曾名位显赫,如同唐朝的集贤学士,文章才华堪比内相陆宣公。两朝皇帝的诏令使我名垂青史,四海之内的士大夫都对我肃然起敬。我手中拿着一枝梅花,想要寄给你,但江南的岁末,我还在等待春天的鸿雁,带来你的消息。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往昔荣耀的回忆和对友人的思念。诗中,“新年七十一衰翁”一句,既点明了诗人的年龄,又透露出一种岁月不饶人的感慨。通过对比唐朝集贤学士和陆宣公的典故,诗人展现了自己曾经的辉煌和才华。后两句则通过“纶浡”和“绅緌”的意象,描绘了诗人在朝中的地位和受到的尊敬。结尾处的梅花和春鸿,不仅增添了诗意,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春天的期盼。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晚年的心境和对友情的珍视。
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
方回的其他作品
- 《 送赵仁则官满西归三首 》 —— [ 元 ] 方回
- 《 宾旸来饮秀山予醉小跌次韵为吴体 》 —— [ 元 ] 方回
- 《 正月初四后十馀日病嗽不能出杂书十首 》 —— [ 元 ] 方回
- 《 过湖口望庐山 》 —— [ 元 ] 方回
- 《 三月八日百五节林敬舆携酒约盛元仁戴帅初方万里访赵仲实宣慰于西湖第五桥之曲港南山书院五首 》 —— [ 元 ] 方回
- 《 次韵谢夏自然见寄四首 》 —— [ 元 ] 方回
- 《 次韵宾旸龙泉 》 —— [ 元 ] 方回
- 《 题郑提学孔明敬斋 》 —— [ 元 ] 方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