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兵守城行
驱僧为兵守城郭,不知此谋谁所作。
但言官以为盗防,盗在深山啸丛薄。
朝朝上城候点兵,群操长干立枪槊。
相看摩头一惊笑,竹作兜鍪殊不恶。
平生独抱我家法,不杀为律以自缚。
那知今日堕卒伍,使守使攻受官约。
谓僧非僧兵非兵,未闻官以兵为谑。
一临仓卒将如何,盗不来时犹绰绰。
敌人日夜徂我城,示以假兵无乃弱。
我官自有兵与民,愿放诸僧卧云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僧兵:指被征召来守城的僧人。
- 城郭:城墙和外围的城墙,泛指城市。
- 丛薄:丛生的草木。
- 长干:古代兵器,一种长柄的戈。
- 枪槊:长矛。
- 摩头:摸头,这里指僧人摸自己的光头。
- 兜鍪:古代战士戴的头盔。
- 律:戒律,指佛教的戒律。
- 卒伍:古代军队的基层单位,这里指士兵。
- 谑:开玩笑。
- 绰绰:宽裕的样子。
- 徂:往,到。
- 假兵:指僧兵,因为僧人本不应参与军事。
- 云壑:云雾缭绕的山谷,指僧人应回归的清净之地。
翻译
驱使僧人来守卫城墙,不知道这个计策是谁想出来的。 只听说官方认为这样可以防盗,盗贼却在深山中呼啸于丛林之间。 僧人们每天早上上城等待点兵,一群人手持长干站立,枪矛林立。 他们互相摸头,惊讶地笑了起来,竹子做的头盔看起来也不差。 平生只遵守我佛教的戒律,不杀生以自我约束。 哪知道今天却成了士兵,被命令守城和进攻,受到官方的约束。 说僧人不是僧人,士兵不是士兵,从未听说过官方把这当作玩笑。 一旦临到紧急情况,将如何是好,盗贼不来时还显得宽裕。 敌人日夜来到我们的城下,展示假兵,岂不是显得我们太弱? 我们的官员自有士兵和民众,希望放僧人们回到云雾缭绕的山谷中去。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元代时期僧人被迫参与守城的荒诞场景,通过对比僧人的平和生活与被迫参与军事的矛盾,表达了作者对这种不合理现象的讽刺和批评。诗中“驱僧为兵”、“竹作兜鍪”等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僧人的无奈和官方的荒谬,而“愿放诸僧卧云壑”则表达了作者希望僧人能回归清净生活的愿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荒诞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