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

玉环诸山灵山深,环以大海根太阴。空青水碧澹相映,散为风露来萧森。 嗟予赋命落台雁,调笑鱼鸟成滞淫。南游华盖动连月,胜地在近徒歆歆。 风帆径渡不再宿,绶里长剑携青琴。种榆琼田中,吹笙玉山岑。 吾将于兹养年命,岐路四断谁能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玉环诸山:指玉环岛上的山脉。
  • 太阴:古代指月亮。
  • 空青:指天空的青色。
  • 水碧:清澈的碧水。
  • 萧森:形容风声。
  • 滞淫:停留过久。
  • 华盖:古代帝王车上的伞盖,这里指高耸的山峰。
  • 歆歆:向往的样子。
  • 绶里长剑:指佩剑。
  • 吹笙玉山岑:在玉山上吹笙,岑指山小而高。
  • 种榆琼田中:在琼田中种植榆树,琼田指美玉般的田地。
  • 岐路四断:指岔路多,难以选择。

翻译

玉环岛上的山脉深入大海,与月亮相连。天空的青色与清澈的碧水相互映衬,散发出风露的萧森之声。我感叹自己的命运如同落在台雁之上,与鱼鸟调笑却停留过久。南游至高耸的山峰已连月,胜地虽近却徒增向往。风帆径直渡过不再停留,携带长剑与青琴。在琼田中种植榆树,在玉山上吹笙。我愿在此养育年命,但岔路众多,难以寻觅正途。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玉环岛的山水之美,通过“空青水碧”等词语展现了自然的清新与宁静。诗中“嗟予赋命落台雁”表达了对命运的无奈与感慨,而“南游华盖动连月”则流露出对远方的向往。最后,诗人表达了在此美景中寻求心灵归宿的愿望,但又感叹人生岐路多,难以抉择。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丰富,展现了元代诗人潘伯脩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潘伯脩

伯脩,字省中,黄岩人。至正间,尝三中省试。方谷珍乱,劫致之海上,欲官之,不从,遂死于难。应梦虎作诗吊之,有「嵇康未必轻钟会,黄祖何曾爱祢衡」之句。今读其诗,缠绵感慨,多出入于二李之间。如《燕山秋望》、《丙申元旦》诸诗,则忠君爱国之心,固蔼然溢于言外也。 ► 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