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昨四首

金水年来通太液,妆成金屋绕龙池。 宫衣湿露生花气,琐闼含风入柳姿。 玉椀传头明素手,红鳞饮羽掣生丝。 病身历历燕山道,卧对征鸿有所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金水:指皇宫中的水,这里特指太液池的水。
  • 太液:古代皇家园林中的池名,位于北京故宫内。
  • 金屋:指华丽的宫殿。
  • 龙池:指皇宫中的池塘,象征皇家。
  • 宫衣:指宫女或妃子的服饰。
  • 琐闼:指宫门。
  • 玉椀:玉制的碗。
  • 红鳞:指鱼。
  • 饮羽:指箭射中目标,羽指箭尾的羽毛。
  • 掣生丝:形容动作迅速,如抽生丝一般。
  • 燕山:山脉名,位于今河北省北部。
  • 征鸿:远行的大雁,常用来比喻远行的亲人或朋友。

翻译

近年来,金水与太液池相通,华丽的宫殿环绕着龙池。宫女的衣服湿润,散发着花香,宫门的风吹拂着柳树的姿态。玉碗传递时,明亮的素手可见,红鳞的鱼儿被迅速捕捉,仿佛箭射中了目标。病弱的身体清晰地感受到了燕山道的艰难,躺着时,对着远行的大雁有所思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皇宫中的景色和诗人的内心感受。通过“金水”、“太液”、“金屋”、“龙池”等词语,构建了一个富丽堂皇的皇家景象。诗中“宫衣湿露生花气”和“琐闼含风入柳姿”细腻地描绘了宫中的自然美和宫女的娇媚。后两句则通过“玉椀传头”、“红鳞饮羽”等生动场景,展现了宫中的生活细节。最后,诗人以病弱的身体和对征鸿的思念,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牵挂和对宫廷生活的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潘伯脩

伯脩,字省中,黄岩人。至正间,尝三中省试。方谷珍乱,劫致之海上,欲官之,不从,遂死于难。应梦虎作诗吊之,有「嵇康未必轻钟会,黄祖何曾爱祢衡」之句。今读其诗,缠绵感慨,多出入于二李之间。如《燕山秋望》、《丙申元旦》诸诗,则忠君爱国之心,固蔼然溢于言外也。 ► 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