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有所思三首

黄衣洒扫明光宫,银床玉井牵铜龙。风帘如烟不可极,水殿晚立秋芙蓉。 美人吹笙明月中,曲台央央兰露红。君子有所思,云和欲御姑置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洒扫:清扫。
  • 明光宫:古代宫殿名。
  • 银床:银饰的床。
  • 玉井:玉石砌成的井。
  • 铜龙:铜制的龙形装饰物。
  • 风帘:挡风的帘子。
  • 水殿:建在水上的宫殿。
  • 秋芙蓉:秋天的荷花。
  • 吹笙:吹奏笙这种乐器。
  • 曲台:曲折的楼台。
  • 央央:形容声音悠扬。
  • 兰露:兰花上的露水。
  • 云和:古代一种乐器。
  • :驾驭,这里指演奏。

翻译

穿着黄衣的仆人在明光宫中清扫,银饰的床边,玉石砌成的井旁,铜龙装饰引人注目。风帘如烟雾般缭绕,望不到尽头,水上的宫殿旁,晚秋的荷花静静站立。

美丽的女子在明月中吹奏笙乐,曲折的楼台上,兰花上的露水映着红光,声音悠扬。君子有所思索,想要演奏云和,却又暂时放下。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宫廷夜景图,通过细腻的意象展现了宫廷的华丽与宁静。诗中“黄衣洒扫明光宫”等句,以色彩和动作勾勒出宫廷的日常景象,而“美人吹笙明月中”则增添了一抹神秘与优雅。结尾的“君子有所思,云和欲御姑置之”表达了君子内心的思索与犹豫,增添了诗的深度。整体上,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元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潘伯脩

伯脩,字省中,黄岩人。至正间,尝三中省试。方谷珍乱,劫致之海上,欲官之,不从,遂死于难。应梦虎作诗吊之,有「嵇康未必轻钟会,黄祖何曾爱祢衡」之句。今读其诗,缠绵感慨,多出入于二李之间。如《燕山秋望》、《丙申元旦》诸诗,则忠君爱国之心,固蔼然溢于言外也。 ► 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