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翁源洞:地名,位于今广东省韶关市翁源县。
- 纠合:联合,聚集。
- 官陂:地名,可能指官府控制的某个地方。
- 韶:指韶关,地名,今广东省韶关市。
- 南雄:地名,今广东省南雄市。
- 唾手:比喻非常容易得到或完成。
翻译
贼兵计划向翁源洞进发,联合官陂的兵力来攻打韶关。如果这个策略真的实施,确实值得担忧,南雄可能轻易就能被招降。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元代时期军事行动的紧张局势。诗人刘鹗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表达了对即将发生的军事冲突的忧虑。诗中“贼兵欲向翁源洞”和“纠合官陂来打韶”两句,直接揭示了敌军的行动计划,而“此策若行诚可虑”则表达了诗人对此的深切担忧。最后一句“南雄唾手可能招”则暗示了南雄可能面临的危机,整首诗充满了紧迫感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刘鹗
元吉安永丰人,字楚奇。仁宗皇庆间荐授扬州学录,历翰林修撰,擢江州总管,升广东副使,拜江西参政。守韶六年,后为江西红巾军所破,被执死。为文风骨高秀,学者称浮云先生。有《惟实集》。
► 366篇诗文
刘鹗的其他作品
- 《 秋晚溪上 》 —— [ 元 ] 刘鹗
- 《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 —— [ 元 ] 刘鹗
- 《 广寒殿,在万岁山上。山在水中,高数十丈。怪石古木,蔚然如天成。殿在山两傍,稍下,复建两亭,正当山半。又有殿萦然竹石间,山下积石为门。门前有桥,桥有石阑如玉。前有石台,上建圆殿,缭以黑粉墙,如太湖石状。台东西皆板桥,桥东接皇城,西接兴圣宫。水光云影,恍惚天上。喜而遂赋二首 》 —— [ 元 ] 刘鹗
- 《 遣兴二首 》 —— [ 元 ] 刘鹗
- 《 元日 》 —— [ 元 ] 刘鹗
- 《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 —— [ 元 ] 刘鹗
- 《 致和参议吴彦洪,天历龙飞,以罪贬。既行,薄俗欲求君夫人孔氏为室家,孔闻之即自刎,流血被面,誓死不辱,或闻而止。越四年,诏雪君罪,且徵南还,遂与夫人相见如初。呜呼!视彼一易节,不见答于良人者,槩可感矣 》 —— [ 元 ] 刘鹗
- 《 南城门外书所见二首 》 —— [ 元 ] 刘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