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 刘鹗
贼兵欲向翁源洞,纠合官陂来打韶。 此策若行诚可虑,南雄唾手可能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翁源洞:地名,位于今广东省韶关市翁源县。
  • 纠合:联合,聚集。
  • 官陂:地名,可能指官府控制的某个地方。
  • :指韶关,地名,今广东省韶关市。
  • 南雄:地名,今广东省南雄市。
  • 唾手:比喻非常容易得到或完成。

翻译

贼兵计划向翁源洞进发,联合官陂的兵力来攻打韶关。如果这个策略真的实施,确实值得担忧,南雄可能轻易就能被招降。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元代时期军事行动的紧张局势。诗人刘鹗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表达了对即将发生的军事冲突的忧虑。诗中“贼兵欲向翁源洞”和“纠合官陂来打韶”两句,直接揭示了敌军的行动计划,而“此策若行诚可虑”则表达了诗人对此的深切担忧。最后一句“南雄唾手可能招”则暗示了南雄可能面临的危机,整首诗充满了紧迫感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刘鹗

元吉安永丰人,字楚奇。仁宗皇庆间荐授扬州学录,历翰林修撰,擢江州总管,升广东副使,拜江西参政。守韶六年,后为江西红巾军所破,被执死。为文风骨高秀,学者称浮云先生。有《惟实集》。 ► 36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