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安庆怀余青阳先生

淮壖古重镇,龙舒实雄冠。 显显青阳公,衔命兹屏翰。 文能宣皇风,武能折凶悍。 仁能抚士卒,知能辑流散。 孤城抗千里,一身当敌万。 运否拙壮图,时屯负英算。 城亡遂捐躯,仗节死国难。 忠义凛霜日,声名炳星汉。 我来当夏杪,延览遂兴叹! 俯仰成古今,兴亡犹在眼。 疲人稍归廓,买舍临江岸。 午风舟舫集,夜霁灯火乱。 精灵或来往,庙食俨容观。 生为烈士尊,死为奸臣惮。 嗤嗤吟诗台,千载污青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ruán):河边的空地。
  • 显显:显著,显赫。
  • 衔命:接受命令。
  • 屏翰:屏障,比喻重要的防御或支持力量。
  • :挫败。
  • :安抚,聚集。
  • 捐躯:牺牲生命。
  • 仗节:坚守节操。
  • :庄重,整齐。
  • 嗤嗤:嘲笑,轻蔑。

翻译

淮河边的古老重镇,龙舒地区实际上是雄伟的冠冕。显赫的青阳公,接受命令成为这里的屏障。他文能宣扬皇家的风范,武能挫败凶悍的敌人。仁慈地抚慰士卒,智慧地聚集流散的民众。孤城对抗千里,一人当敌万军。运气不佳使壮志受挫,时局艰难辜负了英明的计划。城池失陷后捐躯,坚守节操死于国难。忠义如同霜日般凛冽,声名如同星汉般灿烂。

我来到这里正值夏末,四处游览后不禁感叹!俯仰之间,古今兴亡仿佛就在眼前。疲惫的人们渐渐回归宁静,我在江岸边买了房子。午风中船只聚集,夜雨过后灯火闪烁。精灵或许在此来往,庙宇中的食俸庄严整齐。生时为烈士所尊崇,死后为奸臣所畏惧。嘲笑声中的诗台,千年之后仍污染着青史。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青阳公的赞颂,展现了其文武双全、忠义凛然的英勇形象。诗中,“孤城抗千里,一身当敌万”凸显了青阳公的英勇与担当,而“忠义凛霜日,声名炳星汉”则表达了对他的极高评价和敬仰。后半部分则通过作者的亲身感受,描绘了历史的沧桑和个人的感慨,体现了对忠烈精神的传承与缅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对历史英雄的深情致敬。

刘永之

元临江清江人,字仲修,号山阴道士。少随父宦游,治《春秋》学,工诗文,善书法。日与杨伯谦、彭声之辈讲论风雅,当世翕然宗之。明洪武初征至金陵,以重听辞归。有《山阴集》。 ► 17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