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陵十景同萧克有孚有诸公作

· 刘诜
螺湖石屋江水平,大船小船满东津。 举罾出鱼辄数十,落日光射金鳞鳞。 枫桥烟起新酒熟,共穿小鱼饮西邻。 大鱼虽肥且勿食,明朝卖与城中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庐陵:地名,今江西省吉安市。
  • 螺湖:湖名,位于庐陵。
  • 石屋:用石头建造的房屋。
  • 东津:东边的渡口。
  • (zēng):一种用竹竿或木棍做支架的方形渔网。
  • 金鳞鳞:形容鱼鳞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 枫桥:桥名,此处可能指具体的一座桥,也可能是泛指。
  • 新酒熟:新酿的酒已经酿成。

翻译

在庐陵的螺湖旁,石屋依傍着平静的江水,东津的渡口挤满了大大小小的船只。渔夫们用罾网捕鱼,每次都能捕获数十条,落日的余晖照在鱼鳞上,闪烁着金光。枫桥边的烟雾升起,新酿的酒已经熟了,我们一起去西邻的小鱼店,共享美酒和小鱼。虽然大鱼肥美,但我们暂且不要食用,明天将它们卖给城中的人们。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庐陵螺湖的宁静景象和渔民的生活。诗中通过“螺湖石屋”、“江水平”、“大船小船”等意象,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渔村画面。后半部分则通过“举罾出鱼”、“金鳞鳞”等细节,展现了渔民捕鱼的场景,以及他们与邻里共享新酒的温馨时刻。最后两句表达了渔民对大鱼的珍惜,宁愿将其卖给城中人,也不轻易食用,体现了渔民的朴实和对生活的感恩。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田园生活的韵味。

刘诜

元吉安庐陵人,字桂翁,号桂隐。性颖悟,幼失父。年十二,能文章。成年后以师道自居,教学有法。江南行御史台屡以遗逸荐,皆不报。为文根柢《六经》,躏跞诸子百家,融液今古,四方求文者日至于门。卒私谥文敏。有《桂隐集》。 ► 3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