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起

贼起南州不出兵,守攻一切付诸僧。 便将焚诵为无益,争奈战征非所能。 佛法自兹看扫地,吾徒谁复辨坚冰。 白头归就儒冠老,饮水茅檐乐曲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南州:泛指南方地区。
  • 守攻:防守和进攻。
  • 诸僧:指众多僧人。
  • 焚诵:指佛教的诵经和焚香。
  • 争奈:怎奈,无奈。
  • 战征:指战争。
  • 自兹:从此。
  • 吾徒:我们这些人。
  • 辨坚冰:比喻辨别是非、真伪。
  • 儒冠:指儒生的帽子,代指儒学。
  • 饮水茅檐:指简朴的生活。
  • 曲肱:弯曲手臂,指简陋的床榻。

翻译

在南方地区贼寇四起,却没有出兵镇压,防守和进攻的一切事务都交给了僧人。 他们认为诵经焚香无益于战事,无奈战争并非他们所能应对。 从此,佛法似乎扫地无存,我们这些人又有谁能辨别是非真伪呢? 白发苍苍的我回归儒学,过着简朴的生活,饮水茅檐之下,享受着简陋床榻的乐趣。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述贼寇四起时,政府不出兵而将守攻之事付诸僧人的荒谬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诗中,“焚诵为无益”与“战征非所能”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僧人在战争面前的无奈与无力。后两句则抒发了作者对佛法衰微、世风日下的忧虑,以及自己回归儒学、追求简朴生活的决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思考。

廖大圭

大圭,字恒白,姓廖氏,泉州晋江人。得法于妙恩,博极群书。尝曰:不读东鲁论,不知西来意。为文简严古雅,诗尤有风致。自号「梦观道人」,著《梦观集》及《紫云开士传》,晋江有金钗山,其《募修石塔疏》云:「山势抱金钗,耸一柱擎天之雄观;地灵侔玉几,睹六龙回日之高标。」一时传诵。同时有守仁,字一初,富阳人。亦号梦观,有《梦观集》六卷。洪武间,徵授右善世,诗见《列朝诗集》中,而曹能始《石仓诗选》合为一人,误也。 ► 2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