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郡

吾郡从来称佛国,未闻有此食人风。 凶年竟遣心术变,末俗何由古昔同。 市近秖今真有虎,物灵犹自避生虫。 诸公肉食无充耳,急为饥民散腐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吾郡:我的家乡。
  • 佛国:指信仰佛教的地方,这里特指作者的家乡。
  • 食人风:指人吃人的现象,这里比喻社会风气的败坏。
  • 凶年:灾荒之年。
  • 心术变:指人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发生变化。
  • 末俗:指衰败的风俗。
  • 古昔同:与古代相同。
  • 市近秖今真有虎:市井之中真的有像虎一样的恶人。
  • 物灵:指有灵性的动物。
  • 避生虫:避开有害的生物。
  • 肉食:指享受俸禄的官员。
  • 充耳:充耳不闻,指不关心。
  • 腐红:指腐朽的政权或制度。

翻译

我的家乡一直以来都被称为信仰佛教的地方,从未听说过有这种人吃人的恶劣风气。在灾荒之年,人们的道德观念竟然发生了变化,衰败的风俗如何能与古代相同呢?市井之中真的有像虎一样的恶人,而有灵性的动物尚且知道避开有害的生物。那些享受俸禄的官员们,你们充耳不闻吗?请赶紧为饥民们散去那些腐朽的政权或制度吧。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家乡过去和现在的社会风气,表达了对道德沦丧和社会风气败坏的深切忧虑。诗中“食人风”一词形象地揭示了社会风气的恶劣程度,而“凶年竟遣心术变”则进一步指出灾荒之年人们道德观念的沦丧。最后,诗人呼吁那些享受俸禄的官员们要关注民生疾苦,改变腐朽的政权或制度,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关注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廖大圭

大圭,字恒白,姓廖氏,泉州晋江人。得法于妙恩,博极群书。尝曰:不读东鲁论,不知西来意。为文简严古雅,诗尤有风致。自号「梦观道人」,著《梦观集》及《紫云开士传》,晋江有金钗山,其《募修石塔疏》云:「山势抱金钗,耸一柱擎天之雄观;地灵侔玉几,睹六龙回日之高标。」一时传诵。同时有守仁,字一初,富阳人。亦号梦观,有《梦观集》六卷。洪武间,徵授右善世,诗见《列朝诗集》中,而曹能始《石仓诗选》合为一人,误也。 ► 2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