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许中立

· 刘诜
始识未逾壮,重逢四十馀。 狂随春酒尽,病与好诗疏。 有赋堪惩咎,无成托遂初。 阿同频共语,时得问何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yú):超过。
  • :此处指忧愁或烦恼。
  • 惩咎 (chéng jiù):反省过错。
  • 遂初 (suì chū):实现最初的愿望。
  • 阿同:指亲密的朋友或同伴。

翻译

初次相识时你还未过壮年,再次相遇你已四十多岁。 曾经随春风飘荡的狂放已随酒意消散,忧愁和烦恼也因喜好诗歌而疏远。 你写下了诗篇来反省自己的过错,没有成就却寄托于实现最初的愿望。 与亲密的朋友频繁交谈,不时地询问彼此的近况。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述与友人的重逢,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变迁。诗中,“始识未逾壮,重逢四十馀”一句,既表达了与友人相识之早,又暗示了时光的匆匆。后文则通过“春酒”、“好诗”等意象,抒发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刘诜

元吉安庐陵人,字桂翁,号桂隐。性颖悟,幼失父。年十二,能文章。成年后以师道自居,教学有法。江南行御史台屡以遗逸荐,皆不报。为文根柢《六经》,躏跞诸子百家,融液今古,四方求文者日至于门。卒私谥文敏。有《桂隐集》。 ► 3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