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玉音:指皇帝的声音或旨意。
- 俄:不久,很快。
- 广庭:宽阔的庭院,这里指朝廷。
- 姚崇:唐朝著名政治家,曾任宰相。
- 君臣契:君主与臣子之间的默契或信任。
- 李泌:唐朝政治家,曾任宰相。
- 将相权:指掌握国家军事和政治大权的地位。
- 经纶:原指整理丝线,比喻治理国家。
- 展布:展开,实施。
- 简册:古代的文书,这里指史书。
- 流传:传下去,传播。
- 渊明:指东晋诗人陶渊明。
- 有待:有所期待。
- 公田米:指国家分配的田地所产的米。
- 江湖:指民间或远离朝廷的地方。
- 弃捐:抛弃,遗弃。
翻译
再次欢喜清朝任用大贤人,皇帝的声音很快在朝廷中宣布。 姚崇已经与君主建立了深厚的信任,李泌最终掌握了国家的军政大权。 此时此刻,国家的治理需要展开实施,将来这些事迹要在史书中流传。 陶渊明曾期待国家的田地能产出米粮,可叹江湖之中,许多英才久已被遗弃。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清朝重用贤才的喜悦,以及对国家治理和历史记载的深切关注。诗中通过提及历史上的名臣姚崇和李泌,强调了贤才对国家的重要性。后两句则通过引用陶渊明的典故,表达了对被遗忘的英才的同情,同时也隐含了对当时社会现状的批评。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兴衰和人才命运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