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钱唐故人简应中父

· 杨载
几年流滞客京师,每忆江边话别离。 落魄已甘心似铁,蹉跎无奈鬓成丝。 草玄思苦无人问,弹铗歌长只自悲。 满目塞云飞去尽,倚筇独立更多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流滞:滞留,停留。
  • 京师:京城,这里指元朝的首都大都(今北京)。
  • 江边:指钱塘江边,钱塘即今杭州。
  • 落魄:形容人失意、潦倒。
  • 草玄:指草书,这里可能指书写草书,也可能比喻自己像草书一样潦草无序的生活状态。
  • 弹铗:弹拨剑鞘,古代文人常以此表达自己的不满或悲愤。
  • 塞云:边塞的云,这里可能指边塞的景象,也可能比喻自己的境遇如边塞般荒凉。
  • :一种竹子,这里指竹杖。

翻译

几年来,我滞留在京城,每每回忆起在江边与故人话别的情景。 我已经习惯了失意潦倒,心如铁石,无奈岁月蹉跎,鬓发已成丝。 我想要书写草书,却无人问津,弹拨剑鞘,歌声长长,只有自己感到悲伤。 眼前边塞的云飞散尽,我独自倚着竹杖站立,更多的时候,我只能独自沉思。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在京城滞留多年后的孤独与无奈。诗中,“流滞”、“落魄”、“蹉跎”等词语描绘了作者的生活状态,而“草玄思苦”、“弹铗歌长”则反映了作者内心的苦闷与无人理解的悲哀。最后两句以边塞的云和独自倚杖的形象,加深了诗中的孤独与沉思的氛围。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故人的思念以及对现实境遇的感慨。

杨载

杨载

元浦城(今福建浦城县)人,字仲弘,晚年定居杭州。杨载先祖杨建为浦城人,父杨潜,南宋诸生。杨载生于元世祖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幼年丧父,徙居杭州,博涉群书,赵孟頫推崇之。年四十未仕,户部贾国英数荐于朝,以布衣召为国史院编修官,与修《武宗实录》。调管领系官海船万户府照磨,兼提控案牍。仁宗延祐二年(公元1315年)复科举,登进士第,授饶州路同知浮梁州事,迁儒林郎,官至宁国路总管府推官。英宗至治三年(公元1323年)卒,年五十三岁。载以文名,自成一家,诗尤有法,一洗宋季之陋。著有《杨仲弘诗》八卷,文已散失。 ► 1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