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读退之诗颇奇诡已觉记其大旨作此篇

· 杨载
自闻蓬莱山,大林夹长峦。 上生瘿藤萝,下生荆榛菅。 仰不见天日,藏蓄雾雨寒。 仙圣常所处,沮洳亦少乾。 虽云誇凤凰,出入伤羽翰。 哀音起空洞,令人鼻准酸。 我欲诉上帝,为施铁凿钻。 琢落石侧裂,化为千丈磐。 琼楼与玉殿,玲珑相通宽。 日月交户牖,光射青琅玕。 而我从吾师,来游乐且般。 呼吸养元气,华腴生肺肝。 万劫永不死,如循环无端。 窃为仙圣虑,炳然心若丹。 上帝如许我,致此亦何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yǐng):树瘤,指树木因病或受伤而形成的肿块。
  • 荆榛(jīng zhēn):荆棘和杂草。
  • (jiān):一种草本植物。
  • 沮洳(jù rù):低湿之地。
  • (kuā):夸耀。
  • 羽翰(hàn):羽毛。
  • 鼻准(bí zhǔn):鼻尖。
  • (pán):大石头。
  • 户牖(hù yǒu):门窗。
  • 琅玕(láng gān):美玉。
  • 华腴(huá yú):丰美,这里指元气充沛。
  • 循环无端:循环往复,无始无终。

翻译

自从听说蓬莱山,那里有大片的森林和连绵的山峦。山上长满了树瘤般的藤萝,山下则是荆棘和杂草丛生。抬头看不见天空和阳光,这里常年积聚着雾气和雨露,显得十分寒冷。即使是仙人和圣人常住的地方,也多是低湿之地,很少有干燥的地方。虽然凤凰在这里夸耀,但它们的出入都会损伤羽毛。哀伤的声音在空洞中回荡,让人感到鼻尖发酸。我想要向上帝诉说,请求他派遣铁凿和钻头。将石头从侧面凿裂,化作千丈高的大石盘。让那里出现琼楼和玉殿,它们玲珑剔透,相互连通。日月透过门窗,光芒照射在青色的美玉上。我将跟随我的师傅,来这里尽情游玩。呼吸着滋养元气的空气,让肺肝都充满了丰美的气息。即使经历万劫,也不会死去,如同循环往复,无始无终。我私下为仙人和圣人担忧,我的心情如同燃烧的丹心。如果上帝允许我,做到这些又有何难。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神秘而奇幻的蓬莱仙境,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仙境的幽深与美丽。诗中,“瘿藤萝”、“荆榛菅”等意象生动地描绘了仙境的自然环境,而“琼楼与玉殿”、“日月交户牖”则展现了仙境的辉煌与光明。诗人通过对比仙境的幽暗与光明,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和对仙人生活的担忧,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对现实世界的关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杨载

杨载

元浦城(今福建浦城县)人,字仲弘,晚年定居杭州。杨载先祖杨建为浦城人,父杨潜,南宋诸生。杨载生于元世祖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幼年丧父,徙居杭州,博涉群书,赵孟頫推崇之。年四十未仕,户部贾国英数荐于朝,以布衣召为国史院编修官,与修《武宗实录》。调管领系官海船万户府照磨,兼提控案牍。仁宗延祐二年(公元1315年)复科举,登进士第,授饶州路同知浮梁州事,迁儒林郎,官至宁国路总管府推官。英宗至治三年(公元1323年)卒,年五十三岁。载以文名,自成一家,诗尤有法,一洗宋季之陋。著有《杨仲弘诗》八卷,文已散失。 ► 1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