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关图

· 杨载
咸阳西距玉门关,万里征人惮往还。 此别尊前须尽醉,相逢俱是鬓毛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咸阳:古都名,在今陕西省咸阳市。
  • 西距:西边距离。
  • 玉门关:古代边关名,位于今甘肃省敦煌市西北,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关口。
  • 万里:形容路途遥远。
  • 征人:指出征或远行的军人。
  • (dàn):害怕,畏惧。
  • 往还:往返,来回。
  • 尊前:酒杯前,指饮酒的场合。
  • :必须,应该。
  • 尽醉:喝到醉为止。
  • 相逢:相遇,见面。
  • 俱是:都是。
  • 鬓毛斑:鬓角的头发花白,形容年老。

翻译

咸阳城西边距离玉门关很远,万里之外的征人害怕往返的艰辛。 这次分别在酒杯前必须喝到醉,因为再次相遇时,我们都会是鬓角斑白的老人了。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征人远行的艰辛和对未来的忧虑。诗中“咸阳西距玉门关,万里征人惮往还”表达了征人面对漫长旅途的畏惧,而“此别尊前须尽醉,相逢俱是鬓毛斑”则抒发了对未来重逢时可能已经老去的无奈和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征人心理的细腻刻画,展现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无奈。

杨载

杨载

元浦城(今福建浦城县)人,字仲弘,晚年定居杭州。杨载先祖杨建为浦城人,父杨潜,南宋诸生。杨载生于元世祖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幼年丧父,徙居杭州,博涉群书,赵孟頫推崇之。年四十未仕,户部贾国英数荐于朝,以布衣召为国史院编修官,与修《武宗实录》。调管领系官海船万户府照磨,兼提控案牍。仁宗延祐二年(公元1315年)复科举,登进士第,授饶州路同知浮梁州事,迁儒林郎,官至宁国路总管府推官。英宗至治三年(公元1323年)卒,年五十三岁。载以文名,自成一家,诗尤有法,一洗宋季之陋。著有《杨仲弘诗》八卷,文已散失。 ► 1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