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沈君湖山春晓图诗卷

· 杨载
迤逦沙堤接画桥,东风杨柳暗长条。 莺随玉笛声偏巧,马受金羁气益骄。 舞榭歌台临道路,佛宫仙馆入云霄。 西湖春色年年好,底事诗翁叹寂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迤逦(yǐ lǐ):曲折连绵。
  • 沙堤:用沙石等筑成的堤岸。
  • 画桥:装饰华丽的桥梁。
  • 玉笛:精美的笛子。
  • 金羁(jīn jī):金饰的马络头,这里指装饰华丽的马。
  • 舞榭歌台:歌舞表演的场所。
  • 佛宫仙馆:指寺庙和道观,这里形容建筑宏伟,如同仙境。
  • 云霄:高空,比喻极高的地方。
  • 底事:何事,什么事。
  • 诗翁:对诗人的尊称。
  • 寂寥:寂寞空虚。

翻译

曲折连绵的沙堤连接着华丽的桥梁,春风中杨柳枝条长长地垂下。黄莺随着玉笛的声音,叫声格外巧妙,装饰华丽的马显得更加骄傲。舞榭歌台遍布道路两旁,佛宫仙馆高耸入云霄。西湖的春色年年都如此美好,不知为何诗人却感叹寂寞空虚。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春天西湖边的美景,通过“迤逦沙堤”、“画桥”、“东风杨柳”等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诗中“莺随玉笛声偏巧,马受金羁气益骄”巧妙地运用了对仗和拟人手法,增强了诗的艺术效果。结尾的“西湖春色年年好,底事诗翁叹寂寥”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美景的感慨,形成了一种对比,使诗歌情感更加丰富。

杨载

杨载

元浦城(今福建浦城县)人,字仲弘,晚年定居杭州。杨载先祖杨建为浦城人,父杨潜,南宋诸生。杨载生于元世祖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幼年丧父,徙居杭州,博涉群书,赵孟頫推崇之。年四十未仕,户部贾国英数荐于朝,以布衣召为国史院编修官,与修《武宗实录》。调管领系官海船万户府照磨,兼提控案牍。仁宗延祐二年(公元1315年)复科举,登进士第,授饶州路同知浮梁州事,迁儒林郎,官至宁国路总管府推官。英宗至治三年(公元1323年)卒,年五十三岁。载以文名,自成一家,诗尤有法,一洗宋季之陋。著有《杨仲弘诗》八卷,文已散失。 ► 1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