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 · 九日上都次韵答邢伯才
叹萍蓬、此生无定,年年客里重九。南来北去风沙梦,弹指已成白首。谁有酒。都唤起、一天秋色开林薮。还开笑口。对满意青山,多情黄菊,莫唱渭城柳。
龙钟态,也向人前叉手。思量难以持久。东涂西抹皆倾国,只有效颦人丑。嗟汝叟。今误矣,江亭好去藏衰朽。鸣鸡吠狗。尽里社追随,何须更说,鼻醋吸三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萍蓬(píng péng):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 弹指:形容时间极短。
- 白首:头发变白,指年老。
- 林薮(sǒu):树林和草丛,泛指山林。
- 龙钟:形容老年人行动不灵便的样子。
- 叉手:双手交叉放在胸前,表示恭敬。
- 东涂西抹:比喻随意涂抹,没有章法。
- 倾国:形容女子美貌,此指随意涂抹也能倾国倾城。
- 效颦(pín):模仿皱眉,比喻盲目模仿他人而失去自我。
- 鼻醋:比喻辛辣讽刺的话。
翻译
感叹这漂泊不定的生活,年年都在异乡度过重阳节。南来北往的风沙梦,转眼间已是白发苍苍。谁有酒呢?都唤起了满天的秋色,山林都显得更加开阔。还是笑一笑吧。面对着美丽的青山,多情的黄菊,不要唱起那渭城的柳枝曲。
老态龙钟的样子,也在人前恭敬地交叉双手。思考着这状态难以持久。随意涂抹也能倾国倾城,只有盲目模仿的人显得丑陋。唉,你这个老头子。现在错了,江边的亭子是个好去处,可以隐藏衰老的身躯。鸡鸣狗吠,村里的社火都追随而去,何必再说那些辛辣讽刺的话呢。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漂泊生涯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诗中,“萍蓬”、“风沙梦”等意象生动描绘了作者的流浪生活,而“弹指已成白首”则深刻反映了时间的无情。后文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自身状态的反思,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和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