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姚子敬韵

同学故人今已稀,重嗟出处寸心违。 自知世事都无补,其奈君恩未许归。 沧洲白鸟时时梦,玉带金鱼念念非。 准拟明年乞身去,一竿同理旧苔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jiē):叹息。
  • 出处 (chū chǔ):指出仕与隐退,这里指人生的选择和境遇。
  • 寸心违 (cùn xīn wéi):内心感到遗憾或不满。
  • 无补 (wú bǔ):无益,没有帮助。
  • 君恩 (jūn ēn):皇帝的恩典或赏识。
  • 未许归 (wèi xǔ guī):未被允许归隐。
  • 沧洲 (cāng zhōu):指隐居的地方,常用来比喻隐士的居所。
  • 白鸟 (bái niǎo):白色的水鸟,常用来象征隐逸的生活。
  • 玉带金鱼 (yù dài jīn yú):指官员的服饰和配饰,这里代表官职。
  • 念念非 (niàn niàn fēi):心中不断否定,表示不满或不认同。
  • 乞身 (qǐ shēn):请求辞去官职。
  • 苔矶 (tái jī):长满苔藓的石矶,指隐居的地方。

翻译

同窗旧友如今已所剩无几,我再次叹息人生的选择让我内心感到遗憾。 我自知对世事已无多大贡献,但无奈皇帝的恩典未允许我归隐。 我时常梦想着隐居在沧洲,与白鸟为伴,心中却不断否定那玉带金鱼的官职生活。 我打算明年请求辞去官职,与一根钓竿共同打理那长满苔藓的旧石矶。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赵孟頫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同学故人今已稀”一句,既表达了对过往友情的怀念,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重嗟出处寸心违”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内心的矛盾。后两句通过对“沧洲白鸟”和“玉带金鱼”的对比,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渴望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弃。最后,诗人表达了辞官归隐的决心,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理想追求。

赵孟頫

赵孟頫

元湖州人,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宋宗室。幼聪敏,为文操笔立就。以父荫为真州司户参军,宋亡,家居。世祖征入朝,授兵部郎中,迁集贤直学士。帝欲使与闻中书政事,固辞。每见,必语及治道,多所裨益。累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文敏。诗文清邃奇逸,书法兼工篆、隶、行草,自成一家。绘画亦善山水、竹石、人物、鞍马、花鸟。有《松雪斋文集》。 ► 57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