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叔和和余九日诗次韵

· 刘诜
共醉黄垆无吕安,重阳谁与正纱冠。 百年风雨鸣蛩晚,万里江山老雁寒。 陶令凄凉惟菊对,杜陵潦倒奉人欢。 城西赖有彭居士,来往真能耐久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黄垆:黄土堆,这里指酒。
  • 吕安:人名,此处指朋友。
  • 纱冠:古代官员的帽子,这里指官职。
  • 风雨:比喻世事的艰难。
  • 鸣蛩:秋虫的鸣叫,这里指秋天的景象。
  • 陶令:指陶渊明,东晋时期的隐逸诗人。
  • 杜陵:指杜甫,唐代著名诗人。
  • 潦倒:颓废,不得志。
  • 奉人欢:迎合别人的喜好。
  • 居士:指在家修行的人。

翻译

没有吕安相伴,我们共同沉醉于酒中,重阳节谁来端正我的纱冠。 百年间风雨交加,秋虫的鸣叫预示着夜晚的来临,万里江山中老雁的啼鸣显得格外寒冷。 陶渊明凄凉地只有菊花为伴,杜甫颓废地迎合他人的欢笑。 城西幸好有彭居士,他的来往真的能让人长久地欣赏。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重阳节的孤独和对往昔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渴望和对世态炎凉的感慨。诗中“共醉黄垆无吕安”一句,既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共饮的欢乐时光,又暗含了对友人不在身边的遗憾。后文通过对陶渊明和杜甫的提及,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无奈。结尾提及彭居士,为诗增添了一抹温馨与希望,表达了诗人对真诚友情的珍视。

刘诜

元吉安庐陵人,字桂翁,号桂隐。性颖悟,幼失父。年十二,能文章。成年后以师道自居,教学有法。江南行御史台屡以遗逸荐,皆不报。为文根柢《六经》,躏跞诸子百家,融液今古,四方求文者日至于门。卒私谥文敏。有《桂隐集》。 ► 3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