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谢氏通济桥

涔阳川上压云涛,迥若仙山驾巨鳌。 甃石不愁僧路滑,倾金宁计鬼工劳。 泛槎客去银河近,题柱人归玉垒高。 此地通津足佳兴,楚歌明月放轻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涔阳川:地名,位于今湖南省境内。
  • (jiǒng):远。
  • 甃石:用砖石砌成。
  • 倾金:耗费金钱。
  • 泛槎:乘船。
  • 题柱:指在柱子上题诗。
  • 玉垒:山名,位于今四川省。
  • 通津:交通要道。
  • 轻舠(dāo):小船。

翻译

在涔阳川上,桥如云涛般压在水面,远远望去,仿佛仙山驾着巨鳌。 砌石的桥不怕僧人路滑,耗费金钱也不计鬼斧神工的劳苦。 乘船的旅客接近银河,题诗的人归来时,玉垒山显得更高。 这里是交通要道,足以激发佳兴,楚歌与明月相伴,放轻舟而行。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涔阳川上的一座桥,通过夸张和比喻手法,将桥比作仙山驾巨鳌,形象生动。诗中“甃石不愁僧路滑”和“倾金宁计鬼工劳”体现了对桥梁坚固与建造不易的赞美。后两句通过“泛槎客”和“题柱人”的典故,增添了诗意与遐想。结尾的“楚歌明月放轻舠”则营造了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享受。

邓文原

元绵州人,徙钱塘,字善之,一字匪石。博学工古文。世祖时辟为杭州路儒学正,调崇德州教授,擢应奉翰林文字,升修撰。累迁翰林待制,出佥江南浙西道肃政廉访司事,鞫狱明敏。英宗至治间,召为集贤直学士,兼国子祭酒。泰定帝时,召拜翰林侍讲学士、岭北湖南道肃政廉访使,均以疾辞。为人内严而外恕,家贫而行廉。有后人所辑《巴西集》。 ► 12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