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有感

· 刘鹗
京国湖山十二年,年年两地望婵娟。 流光过客催我老,明月与人今夜圆。 又逐云萍来岭表,幸同儿女乐尊前。 可怜有弟头如雪,烂漫斑衣绕膝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京国:京城,指元朝的首都大都(今北京)。
  • 湖山:泛指京城附近的自然景观。
  • 婵娟:月亮的美称,也指美女。
  • 流光:流逝的光阴。
  • 过客:匆匆的行人,比喻时间的流逝。
  • 云萍: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 岭表:岭南地区,指广东、广西一带。
  • 烂漫:天真可爱,无拘无束。
  • 斑衣:彩色的衣服,这里指儿童的衣服。

翻译

在京城度过了十二个春秋,年年都在两地遥望着那美丽的月亮。 流逝的光阴像匆匆的行人催促我老去,而今夜的明月却与人们一样圆满。 我又随着漂泊的生活来到了岭南,幸运地与儿女们共享天伦之乐。 可怜我那弟弟已是白发苍苍,却依然穿着彩衣,天真地在膝边嬉戏。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家庭团聚的珍惜。诗中,“京国湖山十二年”一句,既展现了作者在京城多年的生活,又暗含了对过往岁月的回忆。“流光过客催我老”则深刻描绘了时间的无情,而“明月与人今夜圆”则巧妙地将自然之景与人生之感结合,表达了中秋团圆的美好。后两句通过对弟弟的描写,展现了家庭的温馨和亲情的深厚,同时也透露出对弟弟年老仍保持童心的怜爱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中秋感怀之作。

刘鹗

元吉安永丰人,字楚奇。仁宗皇庆间荐授扬州学录,历翰林修撰,擢江州总管,升广东副使,拜江西参政。守韶六年,后为江西红巾军所破,被执死。为文风骨高秀,学者称浮云先生。有《惟实集》。 ► 36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