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虞学士见寄

白发眉山老,玉堂清昼閒。 声名满天下,翰墨落人间。 才俊贾太傅,行高元鲁山。 独怜江海客,尊酒夜阑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韵:依照所和诗中的韵及其用韵的先后次序写诗。
  • 虞学士:指虞集,元代文学家,曾任翰林学士。
  • 玉堂:指翰林院,古代文学高官的办公地点。
  • 翰墨:原指笔和墨,后泛指文章、书画。
  • 贾太傅:指贾谊,西汉初年著名政论家、文学家,曾任太傅。
  • 元鲁山:指元德秀,唐代文学家,因其品德高尚,被称为“鲁山”。
  • 夜阑珊:夜将尽,形容夜深人静。

翻译

白发苍苍的眉山老人,在玉堂中度过宁静的白天。 他的名声遍布天下,他的文章和书画流传人间。 才华横溢如贾谊,品行高尚似元德秀。 唯独怜悯那些漂泊江海的客人,酒杯在夜深人静时显得格外孤单。

赏析

这首作品是李孝光次韵虞学士的诗,表达了对虞学士的敬仰之情。诗中,“白发眉山老”描绘了虞学士的年龄与形象,而“玉堂清昼閒”则展现了他的高雅与闲适。通过“声名满天下,翰墨落人间”,诗人赞颂了虞学士的文学成就与广泛影响。后两句以贾谊和元德秀为喻,进一步强调了虞学士的才华与品德。结尾的“独怜江海客,尊酒夜阑珊”则透露出诗人对虞学士晚年孤独的同情与感慨。

李孝光

李孝光

元代文学家、诗人、学者,初名同祖,字季和,号五峰,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少博学,以文章负名当世,隐居雁荡山五峰下,从学者众。元顺帝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应召为秘书监著作郎,至正七年,进《孝经图说》,擢升秘书监丞。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辞职南归,途中病逝同州(陕西大荔),享年六十六岁。与杨维桢并称“杨李”。笃志复古,法古人而不趋世尚,非先秦两汉语弗道。著有《五峰集》十一卷。 ► 2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