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

官河十里数家庄,石埠门前系野航。 梅月逢庚江雨歇,稻花迎午水风凉。 桥横自界村南北,堠断难知里短长。 倦矣野塘行瘦马,云山杳杳复苍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官河:指官方修建的运河。
  • 石埠:用石头砌成的码头。
  • 野航:指没有固定航线的船只。
  • 梅月逢庚:梅月指农历五月,庚是天干之一,这里可能指某个特定的庚日。
  • 稻花:稻子开的花。
  • 水风:水面上的风。
  • (hòu):古代用来标记里程的土堆。
  • 里短长:指距离的远近。
  • 杳杳:形容遥远或深远。
  • 苍苍:形容天空或远山的颜色。

翻译

十里官河两岸,数不尽的村庄,石砌的码头前系着无定航的船只。梅月里逢庚日,江雨停歇,正午时分,稻花在凉爽的水风中摇曳。桥梁横跨,自然分隔了村庄的南北,而里程碑断了,难以知晓距离的远近。疲惫地在野塘边骑着瘦马行走,抬头望去,云山遥远而苍茫。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田园风光。通过“官河十里数家庄”和“石埠门前系野航”的描写,展现了运河两岸的繁忙与宁静并存的生活场景。诗中“梅月逢庚江雨歇,稻花迎午水风凉”巧妙地将自然景色与时节结合,传达出一种清新宜人的氛围。后两句“桥横自界村南北,堠断难知里短长”则透露出旅途的迷茫与疲惫。结尾的“倦矣野塘行瘦马,云山杳杳复苍苍”更是以景结情,表达了诗人对遥远路途的感慨和对苍茫天地的无限遐想。

李孝光

李孝光

元代文学家、诗人、学者,初名同祖,字季和,号五峰,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少博学,以文章负名当世,隐居雁荡山五峰下,从学者众。元顺帝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应召为秘书监著作郎,至正七年,进《孝经图说》,擢升秘书监丞。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辞职南归,途中病逝同州(陕西大荔),享年六十六岁。与杨维桢并称“杨李”。笃志复古,法古人而不趋世尚,非先秦两汉语弗道。著有《五峰集》十一卷。 ► 2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