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舟钱唐

五年羁客留荆楚,今日江头把绣衣。 鸿雁夜飞天气白,蛟龙昼蛰水妖微。 弹冠终坐王阳起,敝褐何年季子归。 一舸南游真胜事,幽期未与故人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羁客(jī kè):旅居他乡的人。
  • 绣衣:古代官员的官服,这里指官职。
  • 鸿雁:大雁,常用来比喻书信或传递书信的人。
  • 蛟龙(jiāo lóng):古代传说中的龙,这里可能指江中的大鱼或水怪。
  • 昼蛰(zhòu zhé):白天潜伏不动。
  • 水妖:水中的妖怪。
  • 弹冠:整理帽子,比喻准备出仕。
  • 王阳:人名,可能是指某位官员或士人。
  • 敝褐(bì hè):破旧的粗布衣服,比喻贫穷或隐居。
  • 季子:人名,可能是指诗人的朋友或同乡。
  • (gě):大船。
  • 幽期:秘密的约会或隐居的愿望。

翻译

五年来我作为旅居者留在荆楚之地,今日终于在江边穿上了官服。 夜晚鸿雁飞翔,天空显得格外明亮,白天蛟龙潜伏,水中的妖怪也变得微弱。 我终于有机会像王阳那样出仕,不知何时才能像季子那样归隐。 乘着大船南游真是件美事,我秘密的愿望并未与故人相违背。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长期旅居他乡后终于得以穿上官服的喜悦,以及对未来仕途和归隐生活的期待与想象。诗中通过鸿雁夜飞、蛟龙昼蛰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自由的向往。同时,诗人的内心也充满了对故人的思念和对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感,这种复杂的情感交织在诗的字里行间,使得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李孝光

李孝光

元代文学家、诗人、学者,初名同祖,字季和,号五峰,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少博学,以文章负名当世,隐居雁荡山五峰下,从学者众。元顺帝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应召为秘书监著作郎,至正七年,进《孝经图说》,擢升秘书监丞。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辞职南归,途中病逝同州(陕西大荔),享年六十六岁。与杨维桢并称“杨李”。笃志复古,法古人而不趋世尚,非先秦两汉语弗道。著有《五峰集》十一卷。 ► 2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