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人游雁山家字韵二首

峡中钟磬十八寺,山腹茅茨三两家。 雨后乱溪清似发,霜前病叶赤于花。 悬厓万仞涂猩血,怪石千株插犬牙。 牢绊芒鞋行一月,出山慎勿向人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钟磬(qìng):古代的打击乐器,这里指寺庙中的钟声。
  • 茅茨(cí):茅草屋顶,指简陋的房屋。
  • 芒鞋:草鞋,指行走时所穿的简陋鞋履。

翻译

在峡谷中有十八座寺庙,钟声磬音回荡,山腰上只有三两间茅草屋。雨后的溪流清澈如发丝,霜前的病叶比花朵还要红。悬崖峭壁高达万仞,像是涂上了猩红的血迹,奇怪的石头像犬牙一样插在山间。穿着草鞋行走了一个月,离开山后千万不要向人夸耀。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雁山时的所见所感。诗中,“峡中钟磬十八寺”与“山腹茅茨三两家”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现了山中的宁静与庄严,又透露出人烟稀少的荒凉。后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如“雨后乱溪清似发”和“霜前病叶赤于花”,生动地表现了山中的自然美。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山中经历的珍视,以及不欲炫耀的谦逊态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李孝光

李孝光

元代文学家、诗人、学者,初名同祖,字季和,号五峰,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少博学,以文章负名当世,隐居雁荡山五峰下,从学者众。元顺帝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应召为秘书监著作郎,至正七年,进《孝经图说》,擢升秘书监丞。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辞职南归,途中病逝同州(陕西大荔),享年六十六岁。与杨维桢并称“杨李”。笃志复古,法古人而不趋世尚,非先秦两汉语弗道。著有《五峰集》十一卷。 ► 2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