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萨天锡登石头城

西州门外石头寺,共说英雄绿鬓凋。 王气黄旗千岁尽,水声广乐六时朝。 白鼯裘坏埋珠柙,玉燕钗飞坠藻翘。 重到谢家携妓处,维舟寂寞听春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西州:古地名,今南京市。
  • 石头寺:位于南京的一座古寺。
  • 绿鬓:指年轻时的黑发,比喻年轻。
  • 王气:指帝王之气,象征国家的兴衰。
  • 黄旗:古代帝王仪仗中的一种旗帜,此处象征皇权。
  • 千岁:指长久的时间,比喻朝代的更迭。
  • 广乐:宏大的音乐,常指宫廷音乐。
  • 六时:佛教用语,指一昼夜的六个时辰,即晨朝、日中、日没、初夜、中夜、后夜。
  • 白鼯:一种白色的松鼠,此处指用其皮毛制成的裘衣。
  • 珠柙:装珠宝的匣子,此处指珍贵的遗物。
  • 玉燕钗:一种玉制的头饰,形状似燕子。
  • 藻翘:华丽的装饰。
  • 维舟:系船停泊。

翻译

在南京西州门外的石头寺,我们共同谈论着那些英雄人物,他们的黑发已经凋零。 帝王的气象和黄旗的荣耀早已随千年的时光消逝,唯有江水依旧,宏大的音乐声在每个时辰回荡。 白色的鼯皮裘衣已经破损,珍贵的珠宝被埋藏在匣中,玉制的燕子钗也已坠落,失去了昔日的华丽。 再次来到谢家曾经携妓游玩的地方,我系船停泊,在寂寞中聆听春天的潮声。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南京石头寺的描绘,抒发了对往昔英雄人物和繁华景象的怀念与哀思。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绿鬓凋”、“王气黄旗”、“水声广乐”等,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和时光的流逝。结尾处的“维舟寂寞听春潮”则表达了诗人对逝去辉煌的无限感慨和孤独的心境。

李孝光

李孝光

元代文学家、诗人、学者,初名同祖,字季和,号五峰,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少博学,以文章负名当世,隐居雁荡山五峰下,从学者众。元顺帝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应召为秘书监著作郎,至正七年,进《孝经图说》,擢升秘书监丞。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辞职南归,途中病逝同州(陕西大荔),享年六十六岁。与杨维桢并称“杨李”。笃志复古,法古人而不趋世尚,非先秦两汉语弗道。著有《五峰集》十一卷。 ► 2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