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七首

青青庭中树,有鸟巢其南。 户牖聊自谋,啄饮性所甘。 中野有矰弋,相戒慎勿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矰弋(zēng yì):古代用来射鸟的短箭,带有丝线。
  • 户牖(hù yǒu):门窗,这里指鸟巢的出口。
  • 啄饮:啄食和饮水。

翻译

庭院中的树木郁郁葱葱,有一只鸟儿在树的南面筑巢。 它在自己的巢穴中悠然自得,啄食饮水,享受着自然的甘甜。 但野外有猎人设下的短箭,鸟儿们互相告诫,千万不要因为贪婪而冒险。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庭院中鸟儿的日常生活,隐喻了人们应当知足常乐,避免因贪婪而陷入危险。诗中的“矰弋”象征着外界的诱惑和危险,而“相戒慎勿贪”则是对读者的警示,提醒人们在安逸的生活中也要保持警惕,不要被贪婪所驱使。整体语言简洁,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智慧。

李孝光

李孝光

元代文学家、诗人、学者,初名同祖,字季和,号五峰,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少博学,以文章负名当世,隐居雁荡山五峰下,从学者众。元顺帝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应召为秘书监著作郎,至正七年,进《孝经图说》,擢升秘书监丞。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辞职南归,途中病逝同州(陕西大荔),享年六十六岁。与杨维桢并称“杨李”。笃志复古,法古人而不趋世尚,非先秦两汉语弗道。著有《五峰集》十一卷。 ► 2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