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雪为赵本初作

玄冬易萧瑟,积气但清寥。 夜严方有觉,天静不成嚣。 深坐愁如见,微闻去已遥。 新晖留素魄,妍密属青腰。 声虚如拂竹,花重想封条。 高居尔最乐,难拔俗人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玄冬:指冬季。
  • 萧瑟: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也形容寂寞凄凉。
  • 积气:指积聚的寒气。
  • 清寥:清静而空旷。
  • 夜严:夜晚的寂静。
  • 新晖:新的一天的阳光。
  • 素魄:指月亮。
  • 妍密:美丽而密集。
  • 青腰:指天上的仙女,这里比喻雪花。
  • 声虚:声音空灵。
  • 封条:封闭的标记,这里形容雪花覆盖的样子。
  • 高居:高处居住。
  • 拔俗:超越世俗。

翻译

冬季总是显得萧瑟,积聚的寒气使得四周清静而空旷。 夜晚的寂静让人有所觉察,天空静谧,没有一丝喧嚣。 深坐其中,忧愁仿佛可见,细微的声音传来,却又已经远去。 新的一天的阳光照在洁白的月亮上,美丽而密集的雪花如同天上的仙女。 声音空灵,如同轻拂竹林,雪花厚重,像是封住了所有的条条框框。 高处居住的你,是最快乐的,难以被世俗的标准所衡量。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冬夜听雪的情景,通过“玄冬”、“积气”等词语传达出冬季的寒冷与清寥,而“夜严”、“天静”则进一步加深了夜晚的宁静感。诗中“新晖留素魄,妍密属青腰”一句,巧妙地将月光与雪花相比,赋予雪花以仙女般的美丽形象。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高洁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的超脱态度。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感受和对高洁生活的追求。

李孝光

李孝光

元代文学家、诗人、学者,初名同祖,字季和,号五峰,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少博学,以文章负名当世,隐居雁荡山五峰下,从学者众。元顺帝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应召为秘书监著作郎,至正七年,进《孝经图说》,擢升秘书监丞。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辞职南归,途中病逝同州(陕西大荔),享年六十六岁。与杨维桢并称“杨李”。笃志复古,法古人而不趋世尚,非先秦两汉语弗道。著有《五峰集》十一卷。 ► 2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