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松雪竹石

幽篁碧悄悄,白石白粼粼。 帝子吹笙罢,月明愁杀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幽篁(yōu huáng):幽深的竹林。
  • 悄悄:形容环境安静。
  • 白石:白色的石头。
  • 粼粼(lín lín):形容水波或光影闪烁的样子。
  • 帝子:指神话中的仙子或帝王之子。
  • 吹笙:吹奏笙,一种古代乐器。
  • 愁杀人:极度悲伤或忧愁。

翻译

幽深的竹林中,碧绿的竹叶静静地摇曳,白色的石头在月光下闪烁着粼粼的光芒。仙子吹奏完笙歌后,月光下的景象显得格外凄凉,让人感到无比的忧愁。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静谧而忧郁的夜晚景象。通过“幽篁碧悄悄”和“白石白粼粼”的对比描绘,诗人巧妙地营造出一种幽深与明亮的交织感,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后两句“帝子吹笙罢,月明愁杀人”则通过仙子的离去和月光的凄凉,传达出一种深沉的哀愁和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无奈。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易逝的感慨和对幽静自然之美的向往。

李孝光

李孝光

元代文学家、诗人、学者,初名同祖,字季和,号五峰,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少博学,以文章负名当世,隐居雁荡山五峰下,从学者众。元顺帝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应召为秘书监著作郎,至正七年,进《孝经图说》,擢升秘书监丞。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辞职南归,途中病逝同州(陕西大荔),享年六十六岁。与杨维桢并称“杨李”。笃志复古,法古人而不趋世尚,非先秦两汉语弗道。著有《五峰集》十一卷。 ► 2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