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李鹤田钱塘百咏

南浦亭边话别时,扁舟东下浙江湄。 遍将越国千年事,吟作钱塘百咏诗。 无火可能烧莽卓,有刀恨不斩高斯。 五陵佳气飞扬尽,泪洒西风两鬓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南浦亭:古地名,在今浙江省杭州市西南。
  • 话别:告别时的话语。
  • 扁舟:小船。
  • 浙江湄:浙江的岸边。
  • 越国:古代国名,位于今浙江省一带。
  • 莽卓:指莽草和卓草,传说中能自燃的草。
  • 高斯:指高渐离,战国时期赵国刺客,曾试图刺杀秦始皇。
  • 五陵:指汉代五个皇帝的陵墓,这里泛指帝王陵墓。
  • 佳气:吉祥的气象。
  • 飞扬尽:消散无踪。
  • 两鬓丝:两鬓的白发。

翻译

在南浦亭边告别时,你乘坐小船向东驶向浙江的岸边。你遍访越国千年的历史,将其吟咏成钱塘的百首诗篇。没有火,怎能焚烧莽草和卓草;有刀,却遗憾不能斩杀高渐离。帝王的陵墓上吉祥的气象已经消散无踪,我泪洒西风,两鬓已斑白如丝。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述在南浦亭边的告别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感慨。诗中,“越国千年事”与“钱塘百咏诗”形成对比,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追溯与吟咏。后两句则通过“无火”与“有刀”的对比,抒发了对历史英雄的怀念与对现实无奈的悲愤。结尾的“五陵佳气飞扬尽”与“泪洒西风两鬓丝”更是深化了这种情感,展现了诗人对逝去辉煌的哀悼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汪元量

宋临安钱塘人,字大有,号水云子。度宗咸淳间进士。以善琴供奉内廷。宋亡,随北去。后为道士南归,往来匡庐、彭蠡间,踪迹莫测。为诗慷慨有气节,多纪国亡北徙事,后人推为“诗史”。有《水云集》、《湖山类稿》。 ► 5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