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大别山禹柏图

大别山前古柏寺,神禹当年手自栽。 精灵上天宰溟漠,根荄得地形崔嵬。 蛟龙作枝辰角化,金石为骨元气胚。 谁其配之鲁庭桧,空中云雾时往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大别山:位于中国中部,跨越河南、湖北、安徽三省。
  • 禹柏:传说中大禹亲手种植的柏树。
  • 精灵:指柏树的灵魂或精神。
  • 溟漠:广阔无边的样子,这里指天空。
  • 根荄:树根。
  • 崔嵬:形容山势高峻。
  • 蛟龙作枝:比喻柏树枝干像蛟龙一样蜿蜒曲折。
  • 辰角化:辰,古代用来指代龙;角化,指龙角的变化,这里比喻柏树枝干的变化。
  • 金石为骨:比喻柏树坚硬如金石。
  • 元气胚:指柏树蕴含着天地间的原始生命力。
  • 鲁庭桧:指山东曲阜孔庙中的桧树,也是古树名木。

翻译

在大别山前,有一座古老的柏树寺,传说中是神禹亲手栽种的柏树。柏树的灵魂升入天空,根深扎于地形高峻之地。它的枝干像蛟龙一样蜿蜒变化,坚硬如金石,蕴含着天地的原始生命力。谁能与鲁庭的桧树相媲美呢?它们在空中云雾中时而来往。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大别山禹柏的描绘,展现了柏树的古老与神秘。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想象,如“蛟龙作枝”、“金石为骨”,形象地描绘了柏树的雄伟与坚韧。同时,通过与鲁庭桧的对比,进一步突出了禹柏的非凡地位。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古代圣贤的敬仰和对自然奇观的赞美。

周伯琦

元饶州人,字伯温,号玉雪坡真逸。周应极子。幼入国学为上舍生,以荫补南海簿,三转为翰林修撰,顺帝至正中累迁参知政事,招谕平江张士诚,拜江浙行省左丞,留平江十余年。士诚灭,乃归,寻卒。仪观温雅,博学工文章,尤以篆隶真草擅名。有《说文字原》、《六书正讹》等。 ► 2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