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林石田见

偶携降帜立诗坛,剪烛西窗共笑欢。 落魄苏秦今席煖,猖狂阮籍尚毡寒。 山中客老干茎白,海上人归一寸丹。 世事本来愁不得,乾坤只好醉时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降帜:投降的旗帜,比喻在诗坛上自谦不如他人。
  • 剪烛西窗:古代诗人在夜晚剪烛芯,以便继续交谈或写作,这里指与朋友深夜交谈。
  • 落魄:失意,生活潦倒。
  • 苏秦:战国时期的著名纵横家,以游说各国联合抗秦而闻名,后因失败而落魄。
  • 猖狂:放纵不羁。
  • 阮籍:三国时期魏国的文学家,以放浪形骸、不拘礼节著称。
  • 干茎白:指头发花白,形容年老。
  • 一寸丹:指赤诚的心。
  • 乾坤:天地,泛指世界。

翻译

我偶尔带着自谦的心态站在诗坛上,与朋友深夜剪烛交谈,共享欢笑。 失意的苏秦如今得到了温暖的席位,而放纵不羁的阮籍依旧感受着寒冷的毡毯。 山中的隐士已老,头发花白,海上归来的人心中仍怀有一片赤诚。 世事本来就让人忧愁不已,这世界只适合在醉意朦胧时观赏。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通过对比苏秦和阮籍的不同境遇,反映了人生的起伏和世态的炎凉。后两句则抒发了对世事无常的无奈,以及通过醉酒来逃避现实的消极情绪。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透露出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洞察和复杂情感。

汪元量

宋临安钱塘人,字大有,号水云子。度宗咸淳间进士。以善琴供奉内廷。宋亡,随北去。后为道士南归,往来匡庐、彭蠡间,踪迹莫测。为诗慷慨有气节,多纪国亡北徙事,后人推为“诗史”。有《水云集》、《湖山类稿》。 ► 5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