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丝纶:古代帝王发布命令时所用的丝带,这里指帝王的旨意。
- 樗栎:两种树木名,比喻无用之材,这里作者自谦。
- 钝顽:愚钝顽固,也是自谦之词。
- 华盖:帝王车驾上的伞盖,象征尊贵。
- 阁道:宫殿中的走廊或通道。
- 居庸:即居庸关,位于今北京市昌平区西北部,是古代长城的重要关口。
- 御气:指帝王的气象或威严。
- 燕山:山脉名,位于今河北省北部,这里泛指京城周围的山脉。
- 都俞:指古代帝王与臣子间和谐的对话,这里比喻君臣和睦。
- 唐虞:指唐尧和虞舜,古代传说中的贤明君主。
- 舆颂:民众的歌颂。
- 九关:指九重天门,比喻朝廷的深邃和尊贵。
翻译
再次被任命为内阁侍从,清晨在幄殿中拜见天子的容颜。 帝王的旨意垂问,对我这疏远之人表示怜悯,自谦为无用的樗栎,却激起了我这钝顽之人的奋进。 华盖的云容笼罩着阁道,居庸关的御气环绕着燕山。 君臣间的和谐不减唐尧虞舜的盛世,民众的歌颂如沸水般在九重天门中回荡。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在元朝宫廷中的经历和感受。诗中,“丝纶垂问”与“樗栎无遗”表达了作者对帝王关怀的感激以及自谦之情。后两句通过对华盖、阁道、居庸关和燕山的描绘,展现了宫廷的庄严与帝国的辽阔。结尾的“都俞不减唐虞盛,舆颂中原沸九关”则体现了作者对当时政治和谐、民众赞颂的盛世景象的赞美。整首诗语言典雅,意境深远,既表达了对帝王的忠诚,也抒发了对盛世的热爱。
周伯琦
元饶州人,字伯温,号玉雪坡真逸。周应极子。幼入国学为上舍生,以荫补南海簿,三转为翰林修撰,顺帝至正中累迁参知政事,招谕平江张士诚,拜江浙行省左丞,留平江十余年。士诚灭,乃归,寻卒。仪观温雅,博学工文章,尤以篆隶真草擅名。有《说文字原》、《六书正讹》等。
► 288篇诗文
周伯琦的其他作品
- 《 初秋同贾子贞监丞过内苑四首 》 —— [ 元 ] 周伯琦
- 《 纪恩三十韵 》 —— [ 元 ] 周伯琦
- 《 九月一日还自上京途中纪事十首 》 —— [ 元 ] 周伯琦
- 《 十一月廿八日承诏篆题宣文阁榜作 》 —— [ 元 ] 周伯琦
- 《 二月十九日承诏复兼经筵官是日进讲咸宁殿面赐卮酒作 》 —— [ 元 ] 周伯琦
- 《 宝应湖 》 —— [ 元 ] 周伯琦
- 《 七月七日同宋显夫学士暨经筵僚属游上京西山纪事二首 》 —— [ 元 ] 周伯琦
- 《 雪巢诗为赵允升左司赋 》 —— [ 元 ] 周伯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