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州道中

穷荒六月天,地有一尺雪。 孤儿可怜人,哀哀泪流血。 书生不忍啼,尸坐愁欲绝。 鼙鼓夜达明,角笳竞于邑。 此时入骨寒,指堕肤亦裂。 万里不同天,江南正炎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寰州: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指边远地区。
  • 穷荒:极其荒凉的地方。
  • 尸坐:形容极度悲痛,如同死尸一般坐着。
  • 鼙鼓:古代军中用的小鼓。
  • 角笳:古代军中用的号角。
  • 竞于邑:在城中竞相吹奏,形容战乱频繁。
  • 入骨寒:形容寒冷至极,深入骨髓。
  • 指堕肤亦裂:手指冻得几乎要掉落,皮肤也裂开了。

翻译

在荒凉的寰州道中,六月天里,地上竟积了一尺厚的雪。孤儿是如此可怜,哀哀地哭泣,泪水都流出了血。书生不忍心哭泣,像死尸一样坐着,悲痛欲绝。夜晚,鼙鼓声一直响到天明,角笳在城中竞相吹奏。此时,寒冷入骨,手指几乎冻掉,皮肤也裂开了。万里之外,江南正是炎热的时候。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边远地区荒凉凄惨的景象,通过对比六月雪与江南炎热的气候,突出了环境的极端恶劣。诗中孤儿的形象和书生的悲痛,深刻反映了战争带来的苦难。鼙鼓和角笳的描写,增强了战乱频繁的氛围。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深沉,表达了诗人对战争和苦难的深切同情。

汪元量

宋临安钱塘人,字大有,号水云子。度宗咸淳间进士。以善琴供奉内廷。宋亡,随北去。后为道士南归,往来匡庐、彭蠡间,踪迹莫测。为诗慷慨有气节,多纪国亡北徙事,后人推为“诗史”。有《水云集》、《湖山类稿》。 ► 5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