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帘淡月和黄伯成吴兴道中韵

苍烟古木。渐暝入小溪,鸥鹭如玉。斜倚孤篷眺晚,毳裘寒肃。秋娘渡口山横处,旧曾寻、五陵芳躅。画楼灯火,如今冷落,尘满花屋。 奈景物因人反复。算千古风流,今有谁续。苕水东边月上,酒醒人独。角声吹、老梅三弄,想依稀、曾梦蛾绿。西风回首,山中有人,满头黄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毳裘(cuì qiú):细毛皮衣。
  • 五陵:指汉代五个皇帝的陵墓,这里泛指贵族居住区。
  • 芳躅(fāng zhú):美好的足迹,指美好的往事。
  • 苕水(tiáo shuǐ):河流名,在今浙江省境内。
  • 蛾绿:指女子细长的眉毛。

翻译

古木苍烟,渐渐夜幕降临小溪,鸥鹭洁白如玉。斜倚孤舟,眺望傍晚的景色,身着细毛皮衣,感受着寒意。秋娘渡口,山峦横亘之处,曾寻访过五陵贵族区的美好往事。画楼中的灯火,如今已冷清,尘土满布花屋。 无奈景物随人心境反复变化。千古风流,今又有谁能续写。苕水东边,月亮升起,酒醒后独自一人。角声吹响,老梅三次绽放,仿佛依稀梦见那细长的眉毛。西风中回首,山中有人,满头插着黄菊。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的江景图,通过苍烟古木、鸥鹭如玉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诗中“毳裘寒肃”、“尘满花屋”等词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繁华的怀念与现实的冷落对比。末句“西风回首,山中有人,满头黄菊”则带有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细腻,体现了元代诗歌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