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林图

匡庐遗想定如何,文物风流也自多。 月满空山号虎豹,日穿林樾涨藤萝。 青莲结社朝乘犊,白水渔竿晚浴鹅。 多半蟠根是仙李,向阳枝叶更婆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匡庐:即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
  • 文物:指文化遗迹和历史文物。
  • 风流:指文化艺术上的成就和影响。
  • 林樾:指树木茂密的地方。
  • 藤萝:一种攀援植物,常用来形容山林间的自然景观。
  • 青莲:莲花的一种,常用来比喻高洁的品质。
  • 结社:指文人聚会,共同探讨学问或文艺。
  • :小牛。
  • 白水:清澈的水。
  • 渔竿:钓鱼用的竿子。
  • 浴鹅:指鹅在水中游泳。
  • 蟠根:指树根盘曲。
  • 仙李:指李树,这里可能指李延兴自己,也可能是对李姓的赞美。
  • 婆娑:形容枝叶繁茂,随风摇曳的样子。

翻译

庐山的遗迹和传说,现在想起来是怎样的呢?那里的文化遗迹和艺术成就也是非常丰富的。月光照耀着空旷的山谷,仿佛能听到虎豹的吼声;阳光穿透茂密的树林,使得藤萝更加茂盛。清晨,文人雅士们乘着小牛前往莲花池边结社讨论;傍晚,他们在清澈的水边钓鱼,看着鹅儿在水中嬉戏。这里大多数的树根都盘曲如仙,向阳的枝叶更是繁茂摇曳。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庐山的美景和文人雅士的生活,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了庐山的神秘与风雅。诗中“月满空山号虎豹,日穿林樾涨藤萝”运用了对仗和夸张手法,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和形象感。后两句则通过具体的日常活动,展现了文人雅士的闲适与高洁,表达了对自然和人文的热爱与向往。

李延兴

元末明初北平人,字继本。李士赡子,少以诗名。顺帝至正十七年进士,授太常奉礼,兼翰林检讨。元末兵乱,隐居不仕。河朔学者多从之,以师道尊于北方。入明,曾出典涞水、永清县学。有《一山文集》。 ► 2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