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知县

长亭云树拥征鞍,意欲留君计转难。 竹骑岂惟迎郭伋,蒲鞭直欲继刘宽。 班联晓陆承殊宠,绩考春曹陟最官。 此别信知应未远,杨花香衬马蹄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长亭:古代设在路旁的亭舍,常用作饯别处。
  • 云树:高耸入云的树木,常用来形容远望的景物。
  • 征鞍:指行旅中的马鞍,代指旅途。
  • 郭伋:东汉时期的人物,以清廉著称。
  • 蒲鞭:用蒲草制成的鞭子,比喻宽厚的刑罚。
  • 刘宽:东汉时期的官员,以宽厚著称。
  • 班联:指官员的班次和联名。
  • 春曹:指春天时官员的考核。
  • 陟最官:指升迁至最高的官职。
  • 信知:确实知道。
  • 杨花:指柳絮,春天时随风飘扬。

翻译

长亭旁的云树环绕着即将远行的马鞍,我想要留住你,但计划却难以实现。 你的竹马不仅是为了迎接像郭伋那样的清官,你的蒲鞭也直追刘宽那样的宽厚。 你在朝中的班次和联名显示了特别的恩宠,春曹的考核让你升迁至最高的官职。 这次分别我相信不会太远,当杨花随着马蹄归来时,我们的重逢也将不远。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送别场景,通过对长亭、云树等意象的运用,营造出一种离别的氛围。诗中赞美了知县的清廉与宽厚,通过郭伋和刘宽的典故,表达了对知县的敬仰。结尾处,诗人以杨花和马蹄为喻,寄托了对未来重逢的期待,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

李延兴

元末明初北平人,字继本。李士赡子,少以诗名。顺帝至正十七年进士,授太常奉礼,兼翰林检讨。元末兵乱,隐居不仕。河朔学者多从之,以师道尊于北方。入明,曾出典涞水、永清县学。有《一山文集》。 ► 2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