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保定尹祈雨

忧心太守祝民禧,紫雾涵香护锦衣。 潭底双龙驱雨出,庙前五马踏云归。 银潢水满通丹井,石室烟深湿翠微。 斜日金台情景好,酒旗风里麦禽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太守:古代官名,相当于现代的市长或省长。
  • 祝民禧:祈求民众幸福。
  • 紫雾:紫色的雾气,形容神秘而祥瑞的气氛。
  • 涵香:包含香气。
  • 锦衣:华美的衣服,这里指官员的服饰。
  • 潭底双龙:传说中的龙,常用来象征雨水。
  • 五马:古代官员的交通工具,这里可能指官员。
  • 银潢:银河,这里比喻水流。
  • 丹井:红色的井,可能指有特殊意义或传说的地方。
  • 石室:岩石中的洞穴。
  • 翠微:青翠的山色。
  • 金台:金色的台地,可能指某个高处或神圣的地方。
  • 酒旗:酒店的标志。
  • 麦禽:麦田中的鸟类。

翻译

忧虑的太守为民众祈福,紫色的雾气中香气四溢,守护着华美的官服。 潭底的传说双龙驱使雨水降临,庙前的五匹马踏着云彩归来。 银河般的水流满溢至红色的井,石室中的烟雾深沉,湿润了青翠的山色。 斜阳下的金台景象美好,酒旗飘扬,麦田中的鸟儿在风中飞翔。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太守祈雨的场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神秘而祥瑞的气氛。诗中“紫雾涵香”、“潭底双龙”等描绘,增添了神话色彩,表达了人们对雨水的渴望和对太守祈雨行为的赞颂。后两句则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祈雨后的宁静与美好,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谐的向往和对民众幸福的祝愿。

李延兴

元末明初北平人,字继本。李士赡子,少以诗名。顺帝至正十七年进士,授太常奉礼,兼翰林检讨。元末兵乱,隐居不仕。河朔学者多从之,以师道尊于北方。入明,曾出典涞水、永清县学。有《一山文集》。 ► 2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