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泰山作
维东有神岳,巍巍薄青天。
连峰蔽日月,峭巘埋云烟。
金银峙宫阙,琅玕种成田。
蛟龙蟠壑底,鸾鹄巢层巅。
柴望纪有虞,封禅遂牵联。
秩神匪有徼,彝典自古先。
崇台瞻秀色,鲁国无山川。
何时登绝顶,豁目穷垓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巍巍:高大雄伟的样子。
- 薄:接近。
- 峭巘(yǎn):险峻的山峰。
- 琅玕:美玉。
- 柴望:古代祭祀山川的仪式。
- 封禅: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仪式。
- 彝典:古代的典章制度。
- 垓埏(gāi yán):边际,指极远的地方。
翻译
东边有一座神圣的山岳,它高大雄伟,接近青天。 连绵的山峰遮蔽了日月,险峻的山峰埋没在云烟之中。 金银般的宫阙屹立其上,美玉般的田地遍布山间。 蛟龙盘踞在深谷底部,鸾凤和鹄鸟筑巢于山巅。 古代有虞氏曾在此举行柴望祭祀,封禅仪式也与之相连。 这些祭祀并非出于私心,而是自古以来的典章制度。 我站在高台上仰望这秀丽的景色,鲁国的山川也不过如此。 何时才能登上那最高峰,放眼望尽天地的边际。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泰山的雄伟壮观,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泰山的神秘与神圣。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如“巍巍”、“峭巘”、“金银宫阙”、“琅玕田”等,形象地勾勒出了泰山的壮丽景象。同时,诗人通过对古代祭祀仪式的提及,表达了对泰山历史文化的敬仰。结尾处,诗人表达了自己渴望登上泰山之巅,一览众山小的愿望,体现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人生境界的追求。
周伯琦
元饶州人,字伯温,号玉雪坡真逸。周应极子。幼入国学为上舍生,以荫补南海簿,三转为翰林修撰,顺帝至正中累迁参知政事,招谕平江张士诚,拜江浙行省左丞,留平江十余年。士诚灭,乃归,寻卒。仪观温雅,博学工文章,尤以篆隶真草擅名。有《说文字原》、《六书正讹》等。
► 288篇诗文
周伯琦的其他作品
- 《 登马迹山 》 —— [ 元 ] 周伯琦
- 《 十月四日今上亲祀太庙前期备法驾宿斋是日漏下二鼓行礼天清星朗熙事告成伯琦忝下执事谨赋七言八句以颂 》 —— [ 元 ] 周伯琦
- 《 九月一日还自上京途中纪事十首 》 —— [ 元 ] 周伯琦
- 《 九月一日还自上京途中纪事十首 》 —— [ 元 ] 周伯琦
- 《 是年五月扈从上京宫学纪事绝句二十首 》 —— [ 元 ] 周伯琦
- 《 九月一日还自上京途中纪事十首 》 —— [ 元 ] 周伯琦
- 《 宣文下直四绝句 》 —— [ 元 ] 周伯琦
- 《 纪行诗 》 —— [ 元 ] 周伯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