箫台八景云门福地

山上行人如冻蝇,西厓日出澹青荧。 太阴积雪草木缩,留得孤松长茯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箫台八景:指箫台山上的八处著名景观。
  • 云门福地:指箫台山中的一处福地,云门可能是该地的名称。
  • 西厓:西边的山崖。
  • 澹青荧:淡淡的青色光芒。
  • 太阴:指月亮。
  • 茯苓:一种生长在松树根部的菌类,常被用作药材。

翻译

山上的行人如同冻僵的苍蝇,西边山崖上升起的太阳,发出淡淡的青色光芒。 月亮下的积雪使得草木都萎缩了,只有那孤零零的松树,依然长着茯苓。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箫台山冬日的清晨景象,通过“行人如冻蝇”形象地表达了寒冷的氛围。诗中“西厓日出澹青荧”一句,以淡青色的日出光芒,增添了一抹静谧与神秘。后两句“太阴积雪草木缩,留得孤松长茯苓”,则通过对比,突出了孤松的坚韧与生命力,表达了即使在严寒中,也有生命力顽强存在的主题。整体上,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

李孝光

李孝光

元代文学家、诗人、学者,初名同祖,字季和,号五峰,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少博学,以文章负名当世,隐居雁荡山五峰下,从学者众。元顺帝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应召为秘书监著作郎,至正七年,进《孝经图说》,擢升秘书监丞。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辞职南归,途中病逝同州(陕西大荔),享年六十六岁。与杨维桢并称“杨李”。笃志复古,法古人而不趋世尚,非先秦两汉语弗道。著有《五峰集》十一卷。 ► 2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