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子泛舟登奥

鸡埘豚阱半榛荆,村北村南感易生。 雨过雪消连日冻,潮平水歇下塘声。 鸦啼古树寒烟湿,人谒荒祠小艇横。 一段乡情浑漠漠,隔江斜日暗孤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鸡埘(jī shí):鸡窝。
  • 豚阱(tún jǐng):猪圈。
  • 榛荆(zhēn jīng):指杂乱的灌木丛。
  • (yè):拜访。
  • 浑漠漠:形容模糊不清的样子。

翻译

鸡窝和猪圈半掩在杂乱的灌木丛中,村子的北边和南边都容易引发感慨。雨过天晴后,雪开始融化,连续几日都结着冰;潮水平静,水位下降,下塘的声音传来。乌鸦在古老的树枝上啼叫,寒冷的烟雾湿润了空气;人们拜访荒废的祠堂,小船横在旁边。一段乡情显得模糊不清,隔着江水,斜阳照耀下,孤城显得昏暗。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乡村冬日的景象,通过鸡埘、豚阱、榛荆等细节,展现了乡村的荒凉与变迁。诗中“雨过雪消连日冻”和“潮平水歇下塘声”生动地描绘了天气的变化和自然的声音,增强了画面的真实感。后两句“鸦啼古树寒烟湿,人谒荒祠小艇横”则通过乌鸦的啼叫和荒祠的景象,传达了一种凄凉和怀旧的情绪。结尾的“一段乡情浑漠漠,隔江斜日暗孤城”则深化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和对过往时光的怀念。

李孝光

李孝光

元代文学家、诗人、学者,初名同祖,字季和,号五峰,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少博学,以文章负名当世,隐居雁荡山五峰下,从学者众。元顺帝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应召为秘书监著作郎,至正七年,进《孝经图说》,擢升秘书监丞。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辞职南归,途中病逝同州(陕西大荔),享年六十六岁。与杨维桢并称“杨李”。笃志复古,法古人而不趋世尚,非先秦两汉语弗道。著有《五峰集》十一卷。 ► 2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