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园题
搏击路终迷,南园且灌畦。
敢言逃俗态,自是乐幽栖。
叶长春松阔,科圆早薤齐。
雨沾虚槛冷,雪压远山低。
竹好还成径,桃夭亦有蹊。
小窗奔野马,闲瓮养醯鸡。
水石心逾切,烟霄分已暌。
病怜王猛畚,愚笑隗嚣泥。
泽国潮平岸,江村柳覆堤。
到头乘兴是,谁手好提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灌畦(guàn qí):灌溉田地。
- 幽栖(yōu qī):隐居。
- 薤(xiè):一种植物,多年生草本,叶细长,开紫色小花。
- 虚槛(xū jiàn):空荡的栏杆。
- 醯鸡(xī jī):一种小虫,又称醋虫。
- 烟霄(yān xiāo):云霄,比喻高远的境界。
- 暌(kuí):分离,隔开。
- 王猛畚(wáng měng běn):王猛是东晋时期的政治家,畚指农具,这里可能指王猛的简朴生活。
- 隗嚣泥(wěi xiāo ní):隗嚣是东汉末年的军阀,泥可能指其困顿或愚昧。
- 泽国(zé guó):多水的地方,这里指江南水乡。
- 乘兴(chéng xìng):随着兴致。
翻译
搏击之路终究迷茫,我选择在南园灌溉田地。敢于逃离世俗的姿态,自然是因为喜欢这幽静的栖息地。叶子长在宽阔的松树上,薤草的科圆整齐。雨打在空荡的栏杆上带来寒意,雪压得远山显得低矮。竹子长得好,形成了一条小径,桃花盛开,也有自己的小路。小窗里野马奔腾,闲瓮中养着醯鸡。水石之心越发迫切,云霄之志已分隔。病中怜惜王猛的简朴,愚昧地笑隗嚣的困顿。泽国潮水平岸,江村柳树覆盖堤岸。最终乘兴而来,是谁的手能好提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罗隐在南园的隐居生活,表达了他对幽静生活的喜爱和对世俗的逃避。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如松叶、薤草、雨雪、竹径、桃花等,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高远理想的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情怀。

罗隐
罗隐,字昭谏,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
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著有《谗书》及《太平两同书》等,思想属于道家,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
► 51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