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 登汪师展江楼次张周卿韵

· 魏初
落日江楼,山不尽、乱云横碧。还又见、人家烟火,倚天青壁。貔虎夜攒分远近,鱼龙入海无南北。道军门、昨夜有人来,传佳檄。 歌慷慨,余平昔。今潦倒,嗟何及。幸此身膏沐,太平文德。方喜诗坛逢老手,却愁酒阵当强敌。便从今、都与捲降幡,知吾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貔虎(pí hǔ):古代传说中的猛兽,比喻勇猛的军队。
  • 鱼龙:古代传说中的水生动物,比喻水军。
  • 军门:军营的大门。
  • 佳檄:好的命令或消息。
  • 潦倒(liáo dǎo):形容人失意,颓废。
  • 膏沐:比喻受到恩泽或滋润。
  • 酒阵:比喻饮酒的场合。
  • 降幡(jiàng fān):投降的旗帜。

翻译

夕阳映照在江楼上,远处的山峦连绵不绝,云彩横亘在碧空之中。又见到了人家的炊烟和倚天而立的青色崖壁。勇猛的军队在夜晚集结,不分远近,水军如鱼龙般入海,不分南北。昨夜军营中传来了好消息。

我平日里喜欢慷慨激昂的歌声,如今却颓废失意,感叹无法挽回。幸好我身受太平盛世的文德滋润。正高兴能在诗坛遇到老手,却又担心在酒宴上遇到强敌。从今往后,我决定都收起投降的旗帜,因为我知道我必定能胜。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象和紧张的军事氛围,通过对比和平与战争、诗酒与军旅,表达了作者对太平盛世的珍惜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诗中“貔虎夜攒”与“鱼龙入海”形象生动,展现了军队的威武与水军的广阔。结尾的“捲降幡”则体现了作者的决心与自信,展现了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

魏初

魏初

元弘州顺圣人,字太初,号青崖。好读书,尤长于《春秋》,为文简而有法。中统元年,辟为中书省掾吏,兼掌书记。寻辞归,隐居教授。起为国史院编修官,拜监察御史。多所建白。累拜侍御史,出为江南台御史中丞。有《青崖集》。 ► 2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