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夜同天台道士郑蒙泉话旧并怀刘子彝

· 乃贤
履雪台州老郑虔,相逢滦水话当年。 草堂听雨秋将半,石鼎联诗夜不眠。 遥忆东湖来梦里,起看北斗落窗前。 刘郎独爱长生诀,日日天坛望鹤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履雪:踏雪。
  • 台州:地名,今浙江省台州市。
  • 郑虔:人名,诗中的道士郑蒙泉。
  • 滦水:河流名,位于今河北省。
  • 草堂:简陋的房屋,常指文人隐居的地方。
  • 石鼎:石制的鼎,古代用于煮食或作为礼器。
  • 东湖:地名,可能指某个具体的湖泊。
  • 北斗:北斗七星。
  • 刘郎:人名,指刘子彝。
  • 长生诀:指道教中追求长生不老的秘诀。
  • 天坛:地名,古代帝王祭天的地方。
  • 鹤还:鹤是道教中象征长寿的动物,此处指刘子彝追求长生不老的愿望。

翻译

在雪中踏行的台州老道士郑虔,与我相逢在滦水边,回忆往昔。 草堂中听着秋雨,已是深秋时节,石鼎旁联诗,夜不能寐。 遥想东湖的美景,仿佛在梦中出现,起身看北斗星,它们落在窗前。 刘郎独爱追求长生不老的秘诀,每天都在天坛上盼望仙鹤归来。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与道士郑蒙泉在滦水边的夜晚,共同回忆往事并怀念另一位友人刘子彝的情景。诗中通过“履雪”、“草堂听雨”、“石鼎联诗”等意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怀旧的氛围。后两句通过“东湖梦里”和“北斗落窗前”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和对道教长生不老理想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和人生理想的珍视与追求。

乃贤

元南阳人,字易之,葛逻禄氏。不喜禄仕,能文,长于歌诗。时浙人韩与玉能书,王子充善古文,人目为江南三绝。顺帝至正间,以荐为翰林编修。有《金台集》、《海云清啸集》。 ► 254篇诗文